汪道涵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967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16日

汪道涵:善于听完别人最后一句话

发布时间:2010-01-28 11:20:53      发布人: 天堂天使
2005年12月24日下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去世。汪老身边工作人员深情缅怀这位睿智、儒雅、温和的老人,他们讲:“他一生兼容与包容涵养所形成的魅力,无人不折服。”

  曾追随汪老多年、对两岸关系颇有研究的章念驰先生评价:“汪道涵会长乐于倾听各种声音,善于听完别人最后一句话。他善于静心去了解对方,使对方感到他是真正愿意了解台湾的,于是,他们也乐于与他倾诉衷肠;他总是晓之以理,喻之以情,令所有访问过他的台湾同胞,感到如沐春风。”
  1985年,汪道涵获得美国塔夫茨大学授予的公共管理学荣誉博士称号,同时,他也成为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主讲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城市经济、经济管理等课程。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汪老在主政上海期间,就将高校发展与城市市政建设结合在一起。
  1991年12月,汪道涵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在此后的15年,他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两岸关系是大智慧,他的谈吐、风度、学养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修养极佳,学贯中西,通博古今。在上海当市长时,他常说:“全市每个企业都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每个企业领导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好经理,上海就会搞好了。”
  1993年4月29日,汪道涵和辜振甫分别代表海协会和海基会,正式签署了4份协议,从而使海峡两岸关系迈出“重要的历史性一步”。签字仪式结束后,汪道涵表示,他“今天很高兴,也非常愉快”。他认为,这次签署的协议,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是在互补互利、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他特别指出,“互补”不是截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
  汪老是一位非常睿智的人,他既是政治家,又是学者,思路开阔,眼光深远。“如何看待有关经济交流方面,这次未能达成协议的部分?”汪道涵笑答中外记者:“没有达成协议的部分,不等于到此为止,恰恰相反,是从此开始了!”
  汪老最大的个人嗜好就是逛书店。在汪老身体好的时候,上海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喜欢买书,如文学评论、历史专著、名人传略、音乐美术、科技专著、经济理论他都要涉猎,他有句名言:“读书就是生活。”在他的办公室和家里堆满了书籍,每每工作至深夜,他回家都还要从床头的“书山”中取一册看看,有时至凌晨仍手不释卷。
  汪老身上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汪辜会谈”期间,汪道涵宴请辜振甫,席间的菜名别有意味:“情同手足”,“琵琶琴瑟”、“喜庆团圆”、“兄弟之谊”、“夜语华堂”、“龙族一脉”、“前程似锦”。当时,汪道涵赠送给辜振甫的礼物是一把宜兴紫砂陶壶,一套十盒装的京剧大全。
  5年后的“汪辜会晤”期间,汪、辜又同在上海兰心大戏院观看京剧折子戏,双方的闲聊,赠送的礼品,基本上都是以中华文化为主题。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