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多森:内部矛盾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袁世凯与南方国民党人的矛盾终于激化,竟一下子下令罢免了国民党籍的三个都督(广东胡汉民、江西李烈钧、安徽柏文蔚),又以“皖人治皖”的名义,叫孙多森去填安徽都督的“空”,并兼民政长,又授予二等大绶宝光嘉禾章及文宪章,以示宠络。孙多森久在北方,对南方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并未深入了解,于政坛事务远不及办实业来得得心应手,于是糊里糊涂上了老袁的贼船,还差点儿送了命。
他受任后只带了三位秘书(机要秘书方焕经、文秘顾震福、庶务于从龙)和四个随从,共8个人轻装赴安庆就任。巧的是原先的安徽都督柏文蔚也是安徽寿县人,并且在孙家还担任过西席(孙家孙多枚的家塾老师),柏文蔚碍于情面,与之和为贵,交待了职守。但是其他国民党人大为不服,在孙多森上任后的第七天,就爆发了兵变。12月14日,国民党人李烈钧、黄兴、陈其美等分别在江西、南京、上海发动反袁斗争,15日,安徽驻军胡万泰(旅长)在安庆发兵响应,鼓动安徽公民会及省议会要求孙多森辞都督职(仍保留民政长),拥柏文蔚复任都督兼临淮关总司令。16日,都督府被围,孙多森急电袁世凯及陆军部,请求调派第八师即日拔营前来救援,并电请安徽军阀倪嗣冲出任皖北司令。然而,远水救不了近火,安徽已是国民党人的天下,胡万泰还是率兵打入了都督府,囚禁了孙多森及其随从,并扬言要把他们处死,以向袁世凯示威。后来由柏文蔚出面调解,以孙之来皖“上命差遣,概不由己”,说“孙多森并无实力,杀之无足轻重,如果放了他,还能取信于天下”等等,终于幸免遇难。
最后由柏文蔚派出楚豫号炮艇,送他们到南京。而安徽方面另由国民党人孙孟戟接任都督。孙孟戟亦是孙氏家族的人,是孙多森的族弟。袁世凯鞭长莫及,未表同意,亦未公开反对,反正孙多森决不能再干了,也就算承认了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