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中传奇之除奸生涯
最近网上看到“风雪平山”写的文章《爸爸那些事》,其中有关他父亲李福祥(一位老革命 46军保卫科长)在在杨亚中领导下办的精彩大案及对我父亲的评 价,原文转载如下:
张敬祥案 张敬祥,大汉奸,日伪时期张家口保安司令,军衔中将,旅长。爸爸说,这人还是有些军事能力的。抗战八年,张家口地区唯一没有吃过八路军亏的伪军部队。由于八路军没有重武器,张的伪军守的据点,我们没有拿下来。张的伪军还经常出动伏击八路军的小部队,造成我们的一些伤亡。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还没有到这一带,四周都是八路军,无奈之下只好率部投诚八路军。国民党军队控制了天津北京这些大城市后。张敬祥的汉奸本性出来了,他写信给旧部,要求他们跟随投国军去,还要求他们在投国军之前,先把共产党派去的政工干部解决掉。其实,政治保卫部一直在关注这支部队,截获了他们之间的密函,拿到了证据,但是不露声色,当时张敬祥人在军区,随军区行动,每次行军时,爸爸会轮流安排两三个侦察员,作出很随意的样子,一边走一边陪张敬祥聊天,使张无法摆脱监视。另外一头抓紧审讯张敬祥的死党,包括伪军团长。在迁安李启东参与了审讯伪军团长,进一步落实证据。 张敬祥也不是笨人,他也有所察觉,他变得谨慎起来,话也比平时少多了,而且手枪从不离身,一直到国军开始大举进攻解放区,杨亚中部长才给爸爸下达命令,收网!解决张敬祥! 在河北迁安一个叫大峪的地方(当年没有迁西县),部队行军到那里,中午张敬祥在一个院子里吃饭,他把手枪就放在大腿上,执法队长傅冠军带两名侦察员进来陪他聊天,侦察员中有一个当过杂技演员,他拿了几个鸡蛋在手里玩杂耍,张敬祥注意看杂耍时,傅冠军突然把一条绳子套在张的脖子上,同时,另一名侦察员抢走了张敬祥放在腿上的枪。傅冠军用膝盖一顶张的后背,双手一带,随即送大汉奸张敬祥回姥姥家了。 |
我爸眼中的杨亚中部长 爸爸的老首长,江西人,十四岁参加红军,是宁都暴动时加入董振堂的红五军团的,是爸爸非常敬重的人。南下时是四十六军一三八师政治部主任,调外交部工作前是一三八师政委。曾任外交部驻匈牙利使馆武官。爸爸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文革后期,杨部长(爸爸习惯称呼)的秘书李森出差来广西,带了一封信给爸爸,上面写着“李福祥你好!我病了,我好想你呀!你有空给我写一封信,哪怕是几个字也好。”每个字有鸽子蛋那么大,我在旁边一看笑了,爸爸脸一板:“不许笑,别看杨部长文化水平不高,政策水平高着呢!” 爸爸才知道,杨部长已调到七机部(航天部)一院任党组书记,副部级干部。他还特别问爸爸那把鬼子的军刀还在不在?爸爸告诉他,还在!他说,当年分手时我好想向你要来着,看你那么喜欢鬼子那把军刀,没好意思开口。爸爸说,你的秘书什么时候再来请他把军刀带过去给你。 谁知,一九八四年十一月,爸爸接到航天部寄来的一份讣告,杨亚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享年六十八岁。爸爸说,杨部长身体一直不好,战争年代,爸爸有时会开玩笑问他:“您的体重有八十斤吗?”身体虽弱,但意志坚强!西路军兵败后,杨部长拖着虚弱的身体,一路讨饭回到延安,得到中央领导高度赞扬! |
上面文章的转载中,看出在那种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杨亚中表现了大智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