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日的追思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呼唤的声音”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给予我生命,她是我人生中最伟大的启蒙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赋予我无畏精神的启蒙老师……老舍说:“失去了慈母便像鲜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托马斯.沃特曼说:“没有了母亲的爱,就算是拥有了所有的财富,你依旧感觉一贫如洗。”是的,说的不差分毫,说的非常到位,母爱温柔如水,母爱温暖如火。
今天是母亲一百天的忌日,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思绪万千,那种思念、伤心、遗憾﹑悔恨、心疼、锥心刺骨,那种无助的痛感让心潮澎湃汹涌,恰似那雪崩飞滚万丈,泪水如同断线的珍珠,洒落在我给予厚望的键盘上,唯有寄望予键盘,将我敲击的心语,徐徐呈往天堂……
儿子无数次呼喊妈妈,妈妈,妈妈,我亲爱的妈妈!都说:“上帝关了门,却会开扇窗”儿子却像跌到窗外,呼救无声,抓不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哪怕是漂浮的云朵!就算是我拼命的挣扎全无济于事。妈妈……,妈妈……儿子,太痛、太难……
回想着母亲那坎坷的一生,经历风风雨雨,沸沸扬扬,跌宕起伏,八十一年走过的人生历程,风雨兼程,沧桑岁月,酸甜苦辣……此时此刻儿子用任何词汇与语言来形容都是苍白而无力!
我的母亲暖如春天的阳光!笑如春天的花朵般灿烂。美丽娇柔的面容,雅致优美的气质,聪明才智,善良贤德,落落大方……到处展现出充满魅力与大气!母亲一生慈祥,仁爱,慈悲为怀。生为别人活着,死也为他人着想……
母亲出生在一个所谓资本家的家庭(我外公勤劳一生,省吃俭用,14岁学徒,给人家当牛做马,吃尽疾苦。后来自己创业,勤奋做事,挣出点家业,就因为这个,给后来埋下了悲惨而又冤屈的种子)母亲是家里的长女,兄弟姐妹七个,母亲常常给我说起她们兄弟姐妹童年的趣事……每每回忆起我的外婆,母亲都用勤劳,纯良、善良﹑仁爱来形容她老人家,说外婆见别人家日子不好过,常常将自己家的大米、面粉一盆一盆的接济给他人,就这样一个仁爱的家庭,后来在文革时期,受尽了冤屈……
母亲十八岁与父亲成婚,人生最光鲜的年华,跟随着父亲在当初称之为不毛之地的甘肃、青海等地冬天天寒地冻,生活及其不便 ,后又携全家奔劳四川成都继续奋斗,父亲三十六岁撒手人寰,母亲不幸中年丧夫,亡夫膝下一堆儿女留给母亲,从此这个几乎倾覆的家庭,和抚养儿女沉重担子,竟落在母亲一个柔弱妇人之肩,白天辛勤工作,夜晚当我们进入梦香时刻母亲却还在为我们缝补、织衣……母亲总是用这样纯朴的方式默默地为她的儿女们付出, 尽管生活道路是那么曲折、艰难、漫长……但母亲始终将她的儿女視为她唯一的希望和精神寄托,自己克勤克俭、含辛如苦、忍辱负重带,艰辛地支撑着我们这个贫困的家……母亲背着沉重的精神与生活包袱,长期的疲劳,再加上父亲离去的悲痛,沉重的一击,让母亲精神崩溃,最终患上精神分裂症,去上海治病,后来听我小姨说:那时外公给家里所有人定下规矩,不准在母亲面前提起和说到……怕刺激母亲,并专门吩咐我小姨看管和照顾母亲,小姨回忆说,有一次母亲走到弄堂里抢别人的东西吃,把我小姨吓坏了……幸运的是后来母亲恢复了健康,母亲给了我一生的温暖,在姐姐、哥哥的宠爱呵护下,我慢慢成长,我的童年和少年虽然辛苦清贫,但充满快乐与梦想。
母亲,往事如今还历历在目,记不清多少日子母亲是在泪水中……母亲,儿子现在就像看见当年,母亲两眼盛满哀愁的泪水,满心惆怅的摸样……每当想起这些,儿子的心如刀割,泪如雨下,思念,强烈的思念我的母亲!母亲走了,走的匆匆,不声不响,没有嘱托,没有教导,没有任何安排,就这样带着一生的遗憾永远离开了。
母亲不愿提起那些痛彻心扉记忆, 母亲生前当听说父亲的坟墓因当地修路被平时,神情不悦,思绪万千虽然没有过多的责怪,但那一句:“人生凄凉”让儿子深深愧疚,心痛,流泪……我清楚地明白母亲的心愿。(母亲儿子一定会完成您的心愿、也是母亲遗愿)母亲在天之灵助儿,父亲坟墓已经找到,今虽是荒冢一堆,儿子一定完成母亲的心愿,为父亲重树墓碑,正铭与父,以此告慰天堂的母亲。
母亲一生劳苦、生后儿子不愿再让妈妈如此操劳、辛苦。記得妈妈曾告诉儿说:“人生最快乐幸福的时光是同兄弟姐妹围绕在父母膝下的童年……”因此儿子将墓地选在离母亲兄弟姐妹、大女儿、大儿子最近的上海,并选在教会陵园、因为那里不是妈妈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教堂。那里也有妈妈更多的教会子妹,让妈妈时常能聆听主的福音,更能得到天父的眷顾……也是妈妈多年信主的祈盼!!!
母亲,母亲,听见儿子的呼唤吗?今天是您的百天忌日,儿子期盼,让我们在睡梦中相见,让我们再续母子情缘吧!夜深人静儿子难以入眠,为我亲爱的母亲写下只言片语,寄托儿子的一片哀思!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岁月怎样变迁,在每一次的回首和凝望之时,儿子都会清楚的明白:梦里依稀,那是慈母的眼泪和爱意,这滴泪,这份爱,缠绕在心底,永无绝期!母亲,今生做您的儿子,来世还做您儿子!
思念您的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