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发型之父维达·沙宣去世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37369477
本馆由[ 余飞 ]创建于2012年05月10日

沙宣魔法师一场发型革命

发布时间:2012-05-10 14:19:43      发布人: 孝在天地间
一场发型革命

  1950年,第43集团解散,刚从阿以战争前线作战归来的沙宣对自己说:“要是我真想做发型师,那我就得认真干了。”正巧在这时,他遇到了50年代的传奇发型师雷蒙德,从此安心地在发廊学艺,学会了“一把剪刀能干的所有事情”。沙宣从此声名日噪,人们就为了在朋友面前来一句“在沙宣那儿剪的头发”,宁愿付出一个上午的宝贵时间来排队等待。此时,沙宣也成为发型艺术家协会的资深会员,独立门户的想法在他心里慢慢滋生。

  1954年,沙宣用继父提供的1400英镑作为本钱,在伦敦邦德街开了第一家自己的小型沙龙,沙宣在这里创造了“造型剪”的技巧,根据个人特有的头骨结构及其与几何形状的配合观念来剪发,不断地创造出突破性的发型,例如:不对称式、五点剪式和希腊女神发型。沙宣在发型设计上创造了革命性的潮流,他精湛的造诣和源源不绝的创意,使发型设计成了一门艺术,引导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发型师在发型设计领域中不断地精益求精。

  关南施是上个世纪60年代首位在好莱坞成名的亚洲女演员,也是第一个剪沙宣BOB发型的女明星。沙宣回忆说:“那时候关南施到伦敦来找我,她的头发简直超过1米。她的头发十分强韧,能很好地保持造型,配我的新设计真是再好不过了。”于是沙宣用他那灵巧的双手,营造出被称为世界美发史上里程碑的“BOB”头,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使得沙宣成为当时的潮流领袖。

  沙宣说:“发型设计是一门关乎脸面的工作你研究她的面部轮廓、她的身高、体型,最后得出你的结论,开始修剪。当看到她眼里的闪光时,你就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再也没有什么途径像发型这样能立刻改变一个人的外表。”

  上个世纪50年代的女性们每周要去发廊两三次,通过倒梳头发、使用发胶等手段做出蓬松丰满的发型。而沙宣所剪出的造型不会在一次洗发之后销于无形。“我承诺顾客,我不会拉扯或者倒梳头发,也不会喷过多发胶。”沙宣说,“我解放了女性,她们不再需要一周上三次发廊,只要每个月来一次就够了。”沙宣带来了新鲜的时尚风,造型令人耳目一新而易于打理,女性们从单调、呆板的发型束缚中解脱了出来,激情而充满活力。沙宣不只是一个技术娴熟的发型师,他所做的堪称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

  沙宣魔法师

  在事业巅峰到来的同时,沙宣的爱情也开花结果。1967年,39岁的沙宣与一名时装设计师柏芙丽·亚当斯结婚。1968年,沙宣在忙碌之余,也开始仔细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于是,他的第一本著作问世,书名为《很抱歉,夫人,我让您久等了》,讲述了他的奋斗史。几年后,另一本由沙宣和妻子合著的名为《健康美丽的一年》的书出版,这本书成为1975年的三大畅销书之一。遗憾的是,这本书出版5年后,沙宣和妻子结束了13年的婚姻。

  一次,在出席德国沙宣美发沙龙开幕时,沙宣意外地碰到了普兰达同父异母的妹妹,从她口中得知当年的事情全是父亲一手策划的,善良的普兰达也是其中的受害者。惨剧发生后,普兰达被逼迫嫁给了一个德国的贵族后裔,但得知她曾和一个犹太人有过恋情后,便疯狂地折磨她,还强迫她染上了毒瘾。沙宣后悔自己错怪了普兰达这么多年,随后便与她生活在一起,每天早晨沙宣都会推着普兰达徜徉于花园中,述说着只有他俩知道的往事。不幸的是,一个月后普兰达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而死亡。

  1980年,沙宣搬到美国居住,此时他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沙宣”的商标卖给宝洁公司。从此,以他名字命名的系列美发产品在全世界销售。同时,沙宣发廊也由他之前的同事买下,沙宣本人不再直接参与经营。大师卸下了几十年的担子,开始寻找一些新的事业机会:成立了沙宣国际美发学院。沙宣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发型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踏上职业发型师的生涯。

  沙宣乐于与他人分享他的事业成果。在他发展发廊事业的初期,他就已经积极支持各类文化活动、社会服务计划和学术团体,随后,沙宣还成立了“维达·沙宣基金会”,捐助社会上其他有需求的人士,特别是为社会低层的人们提供教育机会。沙宣所发展的事业如今已成为跨国企业,因而所接触的社会阶层也比以往更广泛,但沙宣的精神始终不变,那就是推行教育、忠诚服务、追求创意及卓越品质、注重造型的实用性,达到简洁就是高雅的最高境界。

  2010年5月,一部历时3年打造的《沙宣魔法师》上映,为世人呈现了一代发艺大师的传奇人生。如今,沙宣已经成为了一个艺术符号,他不仅是国际发型界公认的顶级大师,更影响着美发行业乃至世界的发展变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