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简介 16世纪下半期,乌克兰的大部处于波兰贵族统治之下,赫梅利尼茨基多次参加波兰军队同土耳其作战。17世纪40年代,乌克兰人民反对波兰贵族和天主教僧侣的斗争出现高潮。1648年1月,他因老婆被波兰贵族所抢,长时间申述无门,愤然率领8000名哥萨克在第聂伯河下游起义,迅速席卷乌克兰全境。同年底攻占基辅城,赫梅利尼茨基成为全乌克兰统领。1649年8月,与波兰签订了《兹博罗夫条约》,波兰承认乌克兰为独立行政区,建立一个实质上独立的哥萨克公国。1651年春,波兰背信,战事再起,乌克兰军队战败,9月,签订了《白教堂条约》,波兰占领基辅,重新统治乌克兰。赫梅利尼茨基请求俄国出兵联合抗击波兰,1654年1月,赫梅利尼茨基同俄国代表在佩列亚斯拉夫签订了乌克兰同俄国合并的条约,并于1月8日,在乌克兰哥萨克代表大会(大拉达)上通过并宣布合并的决定。从此时到1991年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接着他参加了波俄战争。1655年在重占乌克兰后,同俄军一起攻入波兰国境,占领卢布林。
编辑本段 波兰爱国者显克维奇在他的小说《火与剑》中,把赫梅利尼茨基塑造成一个奸诈不羁,倔强狂妄,野心勃勃,仇内媚外的混世魔王,赫米尔尼茨基是扎波罗热哥萨克部队的一位文书,因与波兰贵族有私仇,便策动哥萨克叛乱,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实现他割据称王的野心他凶狠残暴、杀人如麻,但他天生是个将才,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能一呼而百应,一起事便打了几个大胜仗,让许多身经百战的波兰老将军都成了他的败将和俘虏。他报复心很强,对他的仇敌往往斩尽杀绝,不留活口。但他又很讲义气,波兰人斯克热杜斯基救过他的命,便对他格外开恩,几次落入他的手中都没有将其杀掉便是这种义气的证明。他专横跋扈,权欲熏心,总想称王称霸。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与外国勾结,让鞑靼军队蹂躏自己的同胞,更可恶的是他与沙皇俄国签订密约,使乌克兰成为沙俄的藩属,导致俄军大量入侵,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波俄战争,并让俄国夺走了第聂伯河东岸的大片土地,也使波兰的元气大伤,而赫米尔尼茨基就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编辑本段苏联史书中的赫梅利尼茨基

扎波罗热人给奥斯曼苏丹的信 乌克兰黑特曼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1595—1657)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民解放战争终,表现出自己是个聪明而果敢的统帅。哥萨克农民军队制定的战略战术与他的名字是紧密相关的。在远征中,他广泛运用了分割敌兵力将其各个围歼的战法。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非常了解谋略对于保证突然攻击敌人的意义,并在战争中不断地使用了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