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年作家知名记者戴江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23326684
本馆由[ 回家 ]创建于2012年10月01日

天堂里的舞姿(3)

发布时间:2012-10-04 14:38:35      发布人: 回家
戴江南的追悼会,就在他家的小院里进行。说好上午10点开始,但总有刚得知消息匆匆赶来的人,一直拖到快12点,追悼会才开始。她婆家的人用三根木柱支起一个简单的框,两边柱上垂贴着悼念戴江南的条幅,柱下中央挂着她的遗像。如此简单朴素,倒也合戴江南平日不喜繁缛、追求单纯、自然的本性。陆陆续续前来悼念的人们拥挤在狭窄的小院里。剧作家程万里站在人群前面,不断翻动着临时定下的追悼会程序--大小不等凑起来的几张纸片。我见好象没有人操心对这永衡的瞬间进行任何音像记录,心里不觉酸楚起来,便建议还是留点影像资料吧,万一将来有人重新记起这位用十多年时间跑遍新疆大地、独著和编写了几十本书的小女子呢。 追悼会没有衰乐,会场尤显肃穆和寂静。已经成为遗像框中的戴江南,沉静、温和地看着院子里的亲人与好友们。她那目光好象是在参加别人的追悼会,她也是悼念者而已。赵光明用沉重的男低音宣读他亲自写的悼词。人生如梦,迄今我参加过很多不同的追悼会,听过太多的悼词。赵光明给江南写的悼词中,一句未及江南生平,半句未及对江南40岁短暂人生的赞扬与颂德,言辞极为平实。他说江南刚过40岁,已留下难以尽说的煌煌业绩,足以告慰她平凡的人生了。他用极为悲悯的语调,讲到江南的事业正步入顶峰,许多想要做的事才刚刚开始,竟突然半途而废、撒手人圜。惋惜中透着无尽的悲凉,听到情深意切处,催人泪下。戴江南灵堂如此简朴,难比官宦富贵之万一。然悼词虽短,毕竟出自亲朋之手,情之切切,意之真真,击人心肺;辞之庄严,文之朴实,可当悼词楷模。也可慰藉江南的在天之灵! 戴江南的丧事,融汉、蒙两族习俗为一体。她用的是一付大红色的木棺,还有纸糊的洋房汽车、金银元宝等一应俱全。蒙古喇嘛彻夜颂经,为她超度亡灵。她的墓穴选在了天山脚下无比荒凉的戈壁漫滩,灵车走了足足一个小时。墓穴挖在戈壁卵石层内,大红棺安然放入后,我们一行围绕着撒下了一捧土,算是与戴江南做最后的告别。 戴江南把自己短暂的一生托付给了大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儿。她喜欢与青山绿水为伍,喜欢和动物植物作伴,也喜欢热闹红火的人生。生前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永恒的小家,会被安在如此荒凉、如此空旷寂寥的地方。刘慧敏观之,难耐悲怜情怀,一路唠叨,说把江南一个人丢在这样没有一丝绿色、没有一点水的干枯戈壁,她会寂寞害怕的。掩埋戴江南的时候,她跑到很远的地方,寻觅着散布在戈壁滩上零落的坟头。她告诉我是想看看江南的新邻居们,也许是想给江南的新邻居们打个招呼吧,让他们关照关照特别害怕孤单的戴江南。经济报社的曹新玲竟意外地在枯黄的戈壁里拣到一块碧绿色的石头,我们商量着,就把这块石头送给江南吧,算是给她的新家增添点新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