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前妻王淑华曾疑其“外面有人”大闹石油部会场
周永康
周永康前妻曾疑其“外面有人”大闹石油部会场
作为同学中的另类,周永康原本也是国家珍贵的石油人才,但在职业起步阶段,就已显现草莽之气:远离业务,钻营政治,讨好上级,批斗同事,维护身边人利益。诸多与其日后掌权时期大搞山头主义,拉帮结伙,形成家族、集团式贪腐相暗合的个人特性,已有线索可循。
当曾经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不再染发,第一次以白发苍苍的形象示人,并“再次表示认罪、悔罪”时,康清明正在盘锦辽河油田机关广场上,和几名退休干部谈笑风生。
康清明在当地也被众人戏称为“康师傅”——这本是内地民众在网络世界中对周永康的代称。康清明曾是周永康到辽河油田参加工作后的首任领导,应该算是“康师傅”的师傅。
辽河油田是周永康事业的起点,46年前,25岁的周永康从石油大学毕业后来此工作,在这里娶妻生子并一路升迁,仅用16年时间就当上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同时成为盘锦市首任市长。1985年前往北京,履新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最后官至政治局常委。
(第二排花色衬衫为周永康前妻王淑华。图/邹小溪)
与此后位列国家领导人的显赫相比,青年周永康的辽河油田岁月,只能算是草莽时期。而他本人,也在此事业起步阶段,显露出草莽之气:原本是有为青年、高级工程师,却又善于钻营、处世圆滑、耍两面派。在职业起步阶段就已经远离业务,钻营政治,显现出惊人的手腕和冷酷,给同事扣帽子、反复批斗也在所不惜。再加上命运眷顾,竟能始终保持高速提拔之势,直至顶峰。
在此期间,由于地位尚低,且年代所限,无太多经济利益可供争夺,周永康仅仅是官运亨通,不断升迁而已。但诸多与其日后掌权时期大搞山头主义,拉帮结伙,形成家族、集团式贪腐相暗合的个人特性,已有线索可循。
随着官位的升迁,周永康与康清明等老同事渐行渐远,形象也越来越模糊难辨。许多老同事依然是工程师、石油人,周永康却已在电视新闻中大起大落,直至满头白发,身陷囹圄。《凤凰周刊》记者赴辽河油田寻访周永康当年的老领导、老同事、老部下,还原周永康崛起草莽的发迹史。
1973年,时任辽河油田第一任地球物理勘探处处长的周永康与物探一线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