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揽存压力大
6月10号,民生银行许刚服毒自杀了,自杀原因是民生银行所给‘存款储蓄’任务压力过大,任务无法完成被辞退。他生前曾告诉同事,黄行长(指宜昌分行的行长黄海鹰)拉来存款就笑脸相迎,拉不来存款就冷眼相待,经常不给他好脸色。许刚在最后一刻发给黄行长询问两个月未发工资的短信,她也完全不搭理。
又一个不堪这个社会生存压力的可怜人用死亡告别了这个世界,结束了他所认为的不公和屈辱。中国人,自古就被培养成了“彬彬有礼”的顺民,事实上,绝大多数国人图的也就是个安稳,有吃有喝,就不会去闹事。哪有西方那么多的罢工,维权。且不论,民生银行的高额揽储任务是否合理。如果许刚觉得不合理,完全可以质疑,拖欠工资不给,更可以理直气壮的讨薪,哪用低声下气的短信询问。只能说,许刚,是个彻彻底底的顺民。高压下,许刚选择的不是离开也不是反抗,而是自杀,这又反映出了中国人的另一面-爱走极端。中国人虽然号称讲究中庸,却往往爱走极端。是,非;好,坏分的清清楚楚,凡事爱表个态说个立场,许刚就是这样,一条直线走向了死亡。
爆料信息
图片来源:中国经营网
22日晚间,一位自称是许刚同事的网友在某论坛发表题为“民生银行领导下达存款任务过重,员工自杀”的帖子,称 “我的同事许刚是民生银行宜昌分行的一名员工,于6月10日在自己家中自杀身亡,他留下的遗书清楚表明,其作出自杀决定是因为民生银行所给‘存款储蓄’任务压力过大,导致‘由于我连续两个月的任务未完成已被民生银行辞退’,因此在万般无奈之下,许刚选择了服毒自杀的绝路。”
爆料者自称在民生银行宜昌分行工作,并表示公司还有数十名基层如许刚一样的底层员工也正承受着“存款储蓄贷款”任务所带来的重负压力,苦不堪言。许刚入职第一个月已经完成了将近3000万存款任务(其中2000多万是活期,近1000万为民生银行理财产品),但银行又加了一个规定,要求这3000万存款必须存为三个月定期。结果是“许刚没有完成任务”。
民生银行回应
民生银行23日对此事回应称,许刚未曾被该行录用。民生银行称,“许刚,男,41岁。曾于2011年3月底到民生银行宜昌分行应聘。因其年龄、学历以及从业经历等条件均不符合民生银行录用条件,未被录用。后在其一再请求下,宜昌分行同意其来行内学习。5月底,许刚自行离开民生银行宜昌分行。”
业内观点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新浪财经表示,银行一线客户经理肯定都要有压力,不仅仅是民生银行一家。“压力大,赚的钱也多”。
有曾在民生银行工作过的员工向新浪财经表示,两年前民生银行总行管理培训生入职门槛就是每个月3000万拉存款任务,不够标准不签合同不转正。“任何一个银行都有入行门槛,这在入行前都是谈好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中小银行揽存压力大
在银行界,除工农中建四大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因成立时间久、资金实力雄厚,员工揽存压力较小外,其他中小银行员工普遍压力较大。各家中小银行均以增加存款作为“第一要务”。一般的做法是:总行下达年度新增存款任务,而后层层分解到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再把任务分解给负责人和员工。在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这种做法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给一线员工下达揽存任务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银行不仅把完成存款任务与个人工资奖金挂钩,还成了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往往是行长完不成任务就下课,员工完不成任务就辞退,特别是给基层网点员工下达的揽存任务实在太重,因此出现了“一人干银行,全家跟着忙”的现象。这对于出身于一般家庭的年轻员工来说,无疑是令人纠结的事情。许刚父母和本人与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老板难有交往,无法揽到大笔存款。拉到3000万存款又被要求这3000万存款必须存为3个月的定期,结果是“许刚没有完成任务”,因而被辞退,进而导致想不开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