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光国走了,留下一个举步维艰的家庭
![]() |
![]() |
![]() |
昨日,中秋节。酉阳县小河村境内的甘龙河旁,当地居民与河对岸的贵州大漆村居民相约来到河边,哭喊声、鞭炮声响彻山谷,他们用当地人特殊的方式告慰5天前消失在甘龙河里的高尚生命。
9月8日下午,河对岸的贵州男孩旭旭落水,不识水性的冯光国冲入河中,9岁的旭旭生还了,他却沉入河底。舍身救人,让冯光国成了当地名人。
冯光国走了,留下一个举步维艰的家庭。
9日,重庆晨报记者赶到当地采访。一些邻居说:“我们都受过光国的恩,今后冯家人有啥困难,我们就是再穷也要帮。”而获救孩子的父母也承诺:今后会尽力帮扶恩人(冯光国)一家。
妻子捧着丈夫冯光国生前的照片。
两娃娃走进漩涡区
距离主城300多公里的酉阳小河村,地处渝黔交界的低谷地带,甘龙河穿流而过。多年来,小河村与对岸的贵州沿河县大漆村隔河相望,两岸的渝黔居民往来频密。
8日下午3点,小河村上空乌云密布,雷声炸响,位于半山腰上的小河村477号木屋里,冯光国匆忙地跟家人打了招呼后,便一路小跑到两公里外的甘龙河边,他要赶在大雨落下前,将放置在河边的木筛子转移位置。
1个小时后,下课铃声在河对岸响起,大漆中心校里的孩子们放学了。正当冯光国忙着收拾工具打算离开时,10多个娃娃一前一后地从对岸山坡上走来。
“到了甘龙河的时候,我们让贾双把书包带回家,我和贾旭就准备下河去摸鱼。”11岁的贾小瑜目睹了事发的整个过程。在距家已不足300米远时,两个孩子赤脚下了河,跟着河里的鱼儿,两个孩子不知不觉地走近甘龙河里最危险的漩涡地带:牛调尾。
孩子获救,他卷入河底
激流涌来,9岁的贾旭被卷走,跟在身后的贾小瑜大呼救命,惊动了河对岸正欲回家的冯光国,“那个叔叔一边跑一边脱鞋子,后来搞不赢了,衣服都没脱就下了水。”
冯光国快步冲到牛调尾,拼命将落水的旭旭推上岸,4米、3米……靠近岸边的瞬间,激流再度将两人卷入深潭,冯光国再度将旭旭托起,一步步奋力走向岸边。“往河边走!”赶在激流再度涌来时,已经筋疲力尽的冯光国用背部做支撑,顶着孩子。旭旭使劲一蹬,成功爬上岸边,冯光国却被这一脚反力再度蹬入河中,在距离河岸已不足1米时,又一次卷入深潭,再也没能起来。
拉网刺,捞起遗体
两孩子的哭喊声很快引来了周边的居民,但此时,河水里已看不见冯光国的身影,众人施救无果。
“外面有人边跑边喊,我们放下碗筷就往河边跑,赶到的时候,好多人哭了,对着河里大喊冯光国的名字。”右手残疾的冯志权拧了两壶酒,猛喝几口后便领着众人划船入河打捞,“人没了,就算是遗体我们也要把他带上岸。”
由于河两岸的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当晚赶往河边的大多是40—50岁的男女。凌晨时,大雨落下,甘龙河开始涨水,此时若再下河打捞,非常危险。在安监人员的劝说下,很多人哭着上了岸。
9日清晨,人们再度自发涌向河边,这一次,大家打算用当地最原始的方法下河打捞。“各家各户捐出尼龙绳,一节一节地捆绑起来,拉出河的宽度,又一组居民上山砍野刺,把野刺绑到尼龙绳上,我们用网刺下河,去寻找冯光国的遗体。”小河村村长任波(微博)说,10多人拉着刺网跳入河中,由于冯光国是穿着衣服下河救的人,只要野刺挂到衣服,就能把他捞起来。
上午9点左右,经过上百人的轮流打捞,冯光国的遗体终于被打捞上岸,邻里们哭作一团。
冯光国的妻子(中)、大女儿(左)和儿子坐在破旧的木屋前。
纵深>
村民捐钱捐物,帮冯光国办后事
4天前,冯家在山头立起新坟,酉阳小河村、贵州大漆村的上百居民为冯光国下葬。他走后,留下家中76岁的母亲、痴呆的妻子,以及一儿一女。
儿子穿着女娃的衣服
昨日中午,小河村炊烟袅绕,家家户户开始张罗中秋节晚饭,我们来到位于半山腰的冯光国家中,几间破损不堪的木屋内家徒四壁,屋顶早已开出“天窗”。
黑漆漆的木屋里,19岁的大女儿冯新花正在整理父亲生前的棉衣。她打算改小后,给弟弟制成几件冬天的衣服,8岁的小儿子冯福军光着脚丫子跟在姐姐身后,这件红色的女孩衣服,被他不合身地套在身上。
“我妈智力不好,爸爸生前就一个人负担一家人的生活,在河边筛沙卖,用马给邻居们托点货物为生,一家人糊口都难。”19岁的冯新花已经出嫁,如今已是一个3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她说,在自己出嫁前,加上76岁的婆婆,身高不足1.6米、才90多斤的父亲就靠下苦力,养活一家5口人。
尽管家里在当地出了名的穷,但冯新花说,父亲一辈子为人和善,喜欢帮人,从来没被人看不起过,这个矮个子的父亲也让她一直很骄傲。
下葬冯光国时,河两岸的上百人自发前来帮忙,花销的3000多块钱,也由村里的老少们自发凑集。大家说,“棺材也是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原本为自己准备的,知道他(冯光国)救人死了,老人捐了出来。”
智障妻子三手指受伤
中午1点,冯光国的妻子贾玉平跟在哥哥贾开权的身后回家了。见到陌生人,她快速地躲到了哥哥身后,右手手指上,3根指头被包扎得严严实实。贾开权说:“得知妹夫在河里救人被淹死后,本来就痴呆的妹妹更加精神恍惚了,切猪草时,生生地切掉了三根指头。”事后,贾玉平被送到医院,冯光国下葬时,她没能赶回。
对于妹夫的死,贾开权说,他心有愧疚。“因为出事那天下午,我儿子就在那群娃娃中间,他大舅掉到河里,娃儿也吓傻了,回家拿了根竹竿就往外跑。”跟着儿子追到河边时,贾开权才看到在水中挣扎的人是冯光国,“当时他的头还在拼命往外冒,我人还没走下河,就眼睁睁地看着他沉下去了。”
已出嫁女儿成顶梁柱
如今冯光国舍身救人,本就贫困的这个家一时间没了顶梁柱,贾开权说,尽管他和家人都为妹夫感到骄傲,但一家人今后的生活,却着实陷入了困境。
“没事,大舅,我爸没了,还有我在。”站在旁边的大女儿冯新花说,前晚,她与丈夫商量,如果实在过不去,两个人留一人照顾家里,另一个人就外出打工,撑起这个家,“能挣多少算多少,这个家总得维持下去。”
“我们都受过光国的恩,今后冯家人有啥困难,我们就是再穷也要帮。”冯家木屋外,邻居任启泰这样喊了一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应承。任启泰说,冯光国一辈子话不多,但却是个热心人,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去帮忙,尽管是靠拉马匹过生活,但穷人家的货,他自己都会上门去驮,从不收钱。
“我常年不在老家,家里的两亩地由老父在家耕种,每年到了收割的时候,不用谁喊,冯光国总是跑到我家来帮手。”前几天,冯光国帮启泰家的父亲收割了谷子,但自家的谷子还在地里没来得及收回家,就出了事。
今后,我们会尽力帮恩人一家
父母远在广州务工,落水的贾旭跟着80多岁的婆婆爷爷在老家生活。出事后,父亲贾权章夫妇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
落水孩子是留守儿童
昨日下午,河对岸的贵州沿河县大漆村,当地人还在议论此事,“娃儿当时就吓傻了,出事后在家躲了一天,这几天看上去好多了。”
“为救我们的娃,把别人的命都给赔上了,这个恩情,我们咋还得起!”80多岁的贾文友是贾旭的爷爷。老人说,孩子当天浑身湿透地被送回家,他也吓傻了,打捞冯光国遗体时,他和老伴拄着拐杖,悄悄站在一旁抹眼泪。
已过去5天了,尽管看着孙儿每天进进出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但老人每晚都睡不好,觉得愧对冯光国一家。
“为救我们的娃,他没了性命,家人也没有为难过我们。”老人说,出事后,冯家人不仅没提过任何要求,反而连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这让家人觉得更加愧疚,“我想去恩人的坟头鞠个躬,但要过条河水、翻座山,人老了走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