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壁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1764099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7月22日

艺术创新

发布时间:2011-07-22 14:33:3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临摹到了一定阶段,黄君璧难以突破了。就在这个时期,机遇再次眷恋他,他遇上了他国画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恩师”。当时的国画名家李瑶屏。李瑶屏教学不拘一格,提倡吸收融会西方绘画手法,比如写实、透视、色彩的层层叠加等。这对于传统的强调写意习惯于闭门造车的国画教育来学,李瑶屏无疑是给学生开阔了更广的视野。对于这种不常见的猛料教育,黄君璧欣喜若狂地接招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也让他对应用起新手法来得心应手,很快就从陈旧的国画风气中脱胎换骨,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但技法归技法,要想在保留国画的“意境深远”的同时又能体现西方绘画的“写实”,黄君璧就不得不选择一条漫长的路“行万里路”。在这过程中观山阅水,华山、峨眉山、嘉陵江……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他眼界大开,让他对国画中重要组成部分“云”、“水”有了更真切的感悟和认识,他笔下接近写实的云和水也让传统国画画面开始“生动”了起来。不过,在辗转全国各地山山水水之后,他的心中依然有一个遗憾,缺少生命中那种奔腾雄伟的“瀑”。
  这个遗憾直到晚年才得以解决。晚年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去国外筹办画展的途中游览了世界三大名瀑之一,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而后一鼓作气游览了另外两大瀑布伊瓜苏瀑布和维多利亚瀑布,当时已经是74岁高龄的他兴奋得像个小孩子,从各个角度“仰看”,甚至专门雇了一架飞机围绕着瀑布长时间“平看,俯看”,这也就造就了他后来画作中出现的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飞瀑”。是他,让国画从一泓湖水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河。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