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庞玉芹的歌
一颗星星
带着一道明亮的孤光
从天边滑落
一位农村支书庞玉芹
倒在她战斗了二十四年的岗位上
用生命谱写了她人生闪光的一页
对人民的忠诚
诠释了她人生的价值观
一幅柔弱的双肩
挑起了南刘村的大梁
一股火热的激情
带领村民苦奔小康
庞玉芹当了支书不是做官
她变成了村民的孺子牛
村上的事就是自家的日子
一块铜板也要掰成两半用
出外开会办事
一顿饭也不花村上的钱
为了甩掉南刘村贫穷的帽子
为了粮食丰产、村民增收
庞玉芹敢牵龙王上旱塬
她带领村民修水库
白天工地上有她和群众苦战的身影
晚上家中有她为婆婆熬药的温情
多少个月落日出
累坏了她佝偻的身躯
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为给村民致富找门路
她帅先自家养母猪,繁子猪
使南刘村成为一个养猪致富村
村上的学校破旧了
她东奔西走筹资建校
用心血泽润一片花草
庞玉芹没有豪言壮语
“既然干,就要把它干成”
忘却了患有先天疾病的自己
艰难困苦脚下踩
为民重担肩上挑
这一干,就是二十四个春秋
在平凡的岗位上
她竖起了“三•八”红旗
在艰苦奋斗的岁月里
她荣膺全国劳模
巍巍骊山铭刻着时代先锋
滔滔渭水传扬动人的事迹
庞玉芹同志虽然累倒了
她的精神却光照来者
一位公正无畏的支部书记
永远活在南刘村人的心中
1986年,庞玉芹作为南刘村历史上第一位女支部书记,肩负着镇党委的重托和全村乡亲们的厚望,挑起了改变“烂刘”村面貌的重担。 位于骊山北麓的南刘村,地处旱塬,自然条件特别差,全村282户1020多人,就靠1500亩干旱贫瘠的土地生活,是当时马额镇(现在改名为马额街道办)首屈一指的贫穷村,人民公社时期,一个劳动日值5分钱,地里庄稼多年一直是“种一亩,收两瓢”,因穷曾被戏谑为“烂刘村”、“稀屎刘”。 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村里部分人小看庞玉芹,有人说,健康人把这烂村越搞越烂了,现在让个“背锅”女人领上,等着全村讨饭吧。庞玉芹也十分为难,也可能正是自小的残疾激发她长成了一股不服输的争胜好强心劲,庞玉芹一上任,就到南刘村的土地上转悠,在周围的村子里观察着,贫瘠的山坡地和一些村民的看不起,反倒激发了她勇于担当的信心支撑。 “说实话,能不能让南刘村脱贫致富,我心里并没有底。而且,那个时候,土地承包到户仅仅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农村到底应该怎样发展,在我们周围,也没有成功的例子。但南刘村人不该天生受穷,南刘村不能永远落后,却成为我战胜困难,带领村民打翻身仗的信心。”这是2000年,庞玉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时,在汇报材料里表露当时的心里话。
一颗坚韧的心!一个卑微却又伟大的人!值得被我们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