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的牵念
地里,田间地头,常常豁了命干活;母亲大孝,侍奉公婆,无微不至,
十里方圆传为佳话;母亲大爱,心里装着全村千名男女老少,用行动
和生命诠释了‘全国劳模’的真正涵义。”这是庞玉芹女儿刘娟心目
中母亲的形象。
刘娟感慨地说:“早些年,母亲一门心思放在家里,日子一天天
过好了,盖起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小楼房,买了电视机……那时的我们
是多么幸福无忧啊。自从母亲当了南刘村的支书后,从此就像上足了
劲的发条,永不停歇,换回了一个又一个放在抽屉里、裱在镜框里的
荣誉证书。母亲还当了人大代表,成了全国劳模,上了北京天安门,
认识了很多人,开了眼界。但这些荣誉给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带来一点
‘实惠’和变化。”
1993年,庞玉芹的儿子刘少毅参加省上统一考试,以全县第一名
的成绩被录用分配到马额镇政府工作。刘少毅多次对庞玉芹说:“我
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孙子大学毕业后你给领导说说,给安排个工
作。”可庞玉芹总说“我张不开那个口”。
庞玉芹病重期间,每天都有许多领导来看望,都问家里还有什么
困难需要解决。领导走后,儿媳妇恳求庞玉芹说:“妈,你就不能把
娃的事给提一提?”可庞玉芹还是那句话:“我张不开那个口”。直
至庞玉芹离去也没说那句儿女们都想让她说的话,孩子的工作一直没
有着落。
“母亲把群众给她的那点权看得比儿女重。”刘娟哀怨地说。19
96年刘娟瞒着母亲,找人托关系,成为宁家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刘
娟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也非常认真敬业,并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但是
不足正式教师十分之一的待遇,使她心理很不平衡。
刘娟多次央求庞玉芹说:“妈,你在上面认识那么多领导,跟人
家说说给我转正了吧,在工作上我绝不会给您丢人。”可庞玉芹每次
都说,“要按国家政策办事,能留就留,不能搞特殊。”2003年,刘
娟最终被清退回家,当了农民。之后,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的刘娟,每
每听到人家说:“你看,村支书的女儿都被清退了”。刘娟心里很委
屈。面对母亲无奈的劝慰,她气愤地说“你不就当了个烂队长吗?你
还真以为自己了不起了!”
而当了村干部的庞玉芹,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村上。嫁出去的女
儿刘娟家离娘家仅有3公里路,而庞玉芹20年来看女儿、看外孙的次
数是屈指可数的,住一个晚上是绝无仅有的。“就连我到娘家去,也
是很少能见到她,每次我打电话叫她来时,她总是说‘村上的事太多,
等我忙完了这阵子,到你那好好住上几天’,但我最终没有等到她忙
完的那一天。”刘娟泪流满面。
4月20日,庞玉芹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看着全村人为庞玉
芹的去世悲痛着,为她的丧事忙碌着,看着各级领导前来吊唁,看着
那厚厚的一沓荣誉证书背后沉静而无语的母亲遗像,看着多家媒体报
道着母亲的事迹……刘娟终于理解了母亲的选择:“这就是我的母亲,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普普通通的残疾的农村女人!
我曾经因为不理解怨过她、恨过她,可是这一刻,在我的心里,她是
人世间最好的母亲!是最让我们儿女们骄傲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