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 嵇永强 (3)
我们的姓名是一字不差,你曾开玩笑的对我说:“中国可能就我们俩个嵇永强,主要是咱这个姓”。但你现在却匆忙的走了,留下的是我无尽的追忆和思念。
这几天,我经常去新华网和网上公墓去看你,更多的是无言的呆望。也许我能看到你,你也能看到我。望着你的照片,有时真的是你在和我说话的感觉。我给你发了唁电,写了跟帖,于缘于情,我觉得我都应该这样做。
早在1992年,我大学毕业不久,“我”的文章便上了人民日报。虽然我也非常喜欢写作,尤其在我家乡的那座小城里,也常有小豆腐块被各级报刊登载,但人民日报上的名字我坚信不是我。于是便有了我们北京的相识。 也是那年,我被你邀去了你的单位——新华通讯社。你是一个体育迷,那会儿你被暂时抽调到了“奥运快报”编辑部。在你的寝室里,也有了和你小住了几日的机会和缘份。每天晚上,你都是在不停地写稿,每次你都笑着对我说:“我们当记者的都是夜猫子,晚上干,出活儿”。有一天晚上,我记得你很忙,你告诉我:“你早点睡吧,今天可能我会更晚。”半夜时分,我醒了,你还在写着,看见我,你不好意思地说:“我在查资料,不小心把你弄醒了吧。”看着我已无困意,你兴趣来了,当然我知道是为了我:“我也写好了,这会儿我领你去看看我们社。”于是我们在夜半之时参观了社里的几个部门,虽然这已是人们酣睡的时间,但社内大楼里依然是灯火通明,各部门的记者依然在紧张地工作着。从这一幕一幕我认识到了记者队伍的真正内涵。
几日下来,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至今我也不曾忘记你工作的勤奋,待人的体贴,为人的坦诚,你对工作的挚爱和执着,给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我第一次的自助餐也是在新华社和你一起吃的……
接下来,你还带我去了你北京的父母家,向我谈起了你的爱人(我未曾见过面的嫂子),谈起了你的大学生活,谈起了你的专业和新闻的组稿……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 很巧的是,也是九年前的今日,我们又一起来到我的家乡——承德,见面后你风趣地对我的父母说:“我回家来了,我又多了承德一个家,来看望二老,我也是您们的儿子。”我的母亲也高兴地说:“好,我又多了一个儿子,这个名字叫不错人。”避暑山庄里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言。你出事后的几天里,我在看着我们的这些照片时,总是眼睛发酸,仿佛一切都象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即便是这样的几日小住,你仍忘不了你的工作,我陪着你采访了市委宣传部、露露企业集团及输送机总厂等单位,虽已时隔九年,但仍历历在目。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保持着电话和书信联系,你给我的你和我未曾见过面嫂子的合影,我至今还保留着,这几日,我真的不敢去看。
你走的太快了,你对我的广西之邀,我还未来得及成行,如今却成了我的遗憾。
我的父母及家人知道你出事后,几次打电话告诉我一定要去北京的家看望一下你的父母。永强兄,你放心,他们也是我的家人,北京也有一个我的家,我会去的。
看着网上对你的报道和吊唁,虽然我们的名字完全相同,但我也深深为你的工作和为人而感到骄傲。人过留名,你的人虽然走了,但你的名字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心中。我会努力以你为榜样,让活着的嵇永强为你争光,为社会创造价值。 昨天和哥哥永刚通了电话,他也邀请我去咱北京的家看望家人,我过两天就去。
嵇永强送嵇永强,这种心痛的感觉是别人无法想象的。
愿你走好,嵇永强还在,你的父母及家人也是我的父母和家人,我会尽到一个做儿子应该做的责任。
先兄安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