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塞佩·威尔第 艺术生涯

朱塞佩·威尔第
威尔第从小就显示出卓越的音乐才能,但他没有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以充当乡村教堂的管风琴手开始其音乐生涯。后得商人A.巴雷齐的资助去米兰深造,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被拒于大门之外,从声乐教师和作曲家V.拉维尼亚私人学习。1836年他和巴雷齐的女儿玛格丽塔结婚。1838年偕妻子移居米兰,创作第1部歌剧《圣波尼法乔的奥贝托伯爵》,1839年11月17日首演。1840年4~6月,威尔第遭到沉重打击,病魔接二连三地夺去了他的儿女和妻子,使他家破人亡,孑然一身。他在十分痛苦的心情下,依然写出了喜歌剧《一日为王》(又名《假勋章》),1840年9月5日于米兰演出,遭到彻底失败。威尔第在此后的50年间,再也没有写过喜歌剧。直到晚年,才写了最后的杰作──喜歌剧《福斯塔夫》。19世纪40年代,是意大利人民反对法、奥奴役,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威尔第40年代的歌剧创作,通过英雄题材的运用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给予为祖国的独立和统一而斗争的意大利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纳布科》(1842)中的合唱曲《飞吧,思想,鼓起金翅膀》、《第一次十字军远征中的伦巴第人》(1843)中的合唱曲《啊,天主,你从祖国上空》成为意大利人民反抗外国奴役的战歌;《爱尔那尼》(1844)第3幕的合唱曲《起来,卡斯蒂勒的狮子》激起了威尼斯人的示威游行;《阿蒂拉》(1846)中的著名诗句“你可以占有世界,但让我保有意大利”成为当时的政治口号;《莱尼亚诺之战》(1849)第1幕的合唱曲《意大利万岁》成为革命人民的爱国歌曲。1848年革命时期,威尔第接受民主共和派领袖马志尼的委托,用爱国诗人G.梅利的歌词写了爱国战歌《把号角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