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璋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9495869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09日

深入考察日本国情

发布时间:2010-12-09 16:09:40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何如璋在出使期间,积极致力于考察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所起的深刻变化,确认欲自强必须效法日本。他所撰写的《使东述略》,对日本“三权分立制”作了详细介绍,并热情鼓励他的助手黄遵宪撰写《日本国志》。这两部书在中国知识界曾引起强烈反响,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即从这些此书中得到不少启示。
  清光绪八年,(1882)何如璋任满归国。次年,出任福建船政大臣。马江中法战争中国战败后,何如璋受到牵连,被贬戍张家口,在戍三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主讲潮州韩山书院。光绪十七年九月(1888年),病逝于韩山书院,时年54岁。
  注①:明洪武初,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庶吉士,使新进士历练办事,永乐初年始专设于翰林院。清制略同,于翰林院设庶常馆,选新进士优于文学书法者,改翰林院庶吉士,入馆学习。三年后(若遇次年有恩科会试,则不待三年)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有恩科会试,其余分发各部任职,或以州县官优先任用,称为“散馆”。凡改庶吉士者,简称庶常,俗称为翰林。明代以学士、侍郎等掌教习,清代以大臣为庶常馆总教习,以侍读、侍讲学士为教习,督其课业。
  注②: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