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守城战的由来
1926年2月至11月,杨虎城固守西安,刘镇华以十万大军围攻十余月终不能下,后为冯玉祥部的援陕部队击溃而被逐出陕西境,西安得以解围,杨虎城的守城战役终于获致最后胜利。此后,陕西的土著军阀为了保持自己的地盘和封建势力,把“据守孤城”作为传统的作战方式。这种孤军守城的结果,不知造成多少人民的财产毁灭与生命死亡。即以刘镇华的围困西安而言,凡是到过西安的人都能知道,在“新城”的东北角不远有个“革命公园”,其中矗立着两座很高的“革命公墓”,里边葬埋着几万具在刘镇华围城时战死、饿死和病死的军民尸骸,他们都是在西安解围后从各处搜集出来又集中葬埋在那里的。当时人们把它称作“万人坑”。其实,在围城、攻城期间,饿死、病死和被打死而葬埋到其他地方的军民人等,则尚不止此数。
冯五祥部自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后,取道甘肃、陕西,东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而陕西省的土著军阀却依旧各自霸占地盘,把持财政,他们认为冯部无暇兼顾、无力对付,因而既不听调遣,也不听宣招。及至冯部派兵收拾他们时,就据守城池,负隅顽抗。在1927及1928两年当中,陕西境内的守城战先后发生下下一、二十起之多。如旅长麻振武的守同州(今大荔县),旅长黄德贵、韩有禄等的守富平,师长田玉洁、卫定一、薛某(叫个薛什么斋?)和旅长耿景惠等的先后守三原、泾阳、高陵,旅长耿庄的守朝邑、韩城、郃阳,旅长缑天相的守蒲械和旅长党玉琨的守风翔等等,都是最生动的事例。其中又以同州、风翔两城的攻守战进行的最惨烈,时间最长,费劲最大和死伤最多。笔者当时是在冯玉祥部国民军第十三军任连、营长职,对上述各次攻城战役都曾亲与其事。这里主要是记述风翔战投和宋哲元在这次战役中的作为。但在叙述本题之前,因为连带关系,有必要先从同州之战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