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剧烈的风翔攻城战
党玉琨(绰号“党拐子’)也是郭坚的旧部。当郭坚任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司令时,党玉琨任第三支队长。郭坚死后,该路某些部分分化出去,另找出路,而大部分则由党玉琨代领其众,编为省防军的一个旅,由党任旅长。自1917到1928年,党玉琨一直盘踞在风翔府,前后达十二年之久,不臂谁来担任陕西省的军政首领,一切军令政令他概不听从,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的小土皇帝。党玉琨本人是一个具有沉重鸦片烟瘾的大烟鬼,腐化堕落达于极点。他的部队,纪律更是极端废弛,杀人越贷几无宁日,当地的百姓无不恨之入骨。
1928年初,宋哲元亲自督率所部三个师、一个旅——第三师(师长安树德)、第八师(师长周永胜)、第二十二师(师长田春芳)和独立旅(旅长刘文培),共同围攻风翔城。
风翔也和同州一样是自古以来的一座著名城池,是关中西路的重镇,在汉代为右扶风池,唐宋以降直至清末民初,都是一个府治,素有“金宝鸡、银风翔”的称号。城内地势远远高于城外,城墙既高且厚,坚固异常,城壕潭宽各在三丈开外。城北有一个叫做“凤凰嘴”的源头,有碗口般粗的一股泉水,长年不息地流入城壕之中。由于城壕积水既满,乃泄入城东洼地,形成一个湖泊地区,这就是风翔城外一个叫做“东湖”的名胜区。当地人称风翔城为‘卧牛城”。
党玉琨在风翔做了十二年的土皇帝,对民间的苛索搜刮和抢劫无所不用其极,把这座城池当作他的万世家业,城内的囤粮可供城内驻军和居民三年食用,武器、弹药也十分充足。宋哲元用了三万多人的兵力,自春至夏围攻达半年之久,官兵伤亡约有四、五千人,却始终未能打开风翔城。
1928年7月间,北伐战争已经告一段落,宋哲元请准冯玉祥把远在山东临清和河南滑县、道口一带的张维玺所部第十三军主力调回陕西。同时,泾阳、高陵、富平、朝邑、蒲城等地业已次第攻克,原先留在陕境归宋哲元指挥并参加这一带攻城战的第十三军的一部,这时也归还了张维玺部的建制。8月初,张维玺率领着全军三万多人,由西安开到凤翔东郊,参加攻城之战。当时张维玺已升任第六方面军总指挥,面宋哲元却因须兼理陕西省政府的政务,不能经常驻在风翔督师,为此,宋哲元部第四方面军原在风翔围城的各师旅,也拨归张维玺统一指挥。但宋哲元每隔三、五天必从西安到凤翔来看看,所以风翔的攻城战名义上虽然是由张维玺负责指挥,面实际上却还是宋哲元在当家作主,指挥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