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敏、王大川、王赓书画展
王伯敏,1924年生于浙江台州,别名柏闽,笔名田宿蘩,斋号半唐斋。他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撰写的《中国美术通史》等多部美术专史,推进了我国的美术史研究,填补了我国乃至东方美术史研究的空白,中国美协推其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并授予其“终身成就奖”。作为美术史研究的大家,他被誉为“画史南山”,在书画、诗词创作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王大川是王伯敏先生的长子,王赓是其长孙,王伯敏、王大川、王赓祖孙三代一脉相传,均与书画结缘。
为庆贺王伯敏先生90岁寿辰,今年,由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美院人文学院、温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人文正脉——王伯敏书画展”、“画史南山——王伯敏90日课展”等在中国美术学院校史陈列馆开幕,展出王伯敏历年著作、手稿、学术卡片、文献、日记、文物、师友酬和及其书画代表作。其后,另一个有关王伯敏的展览“半唐斋里人长乐——王伯敏、王大川、王赓书画展”在杭州市恒庐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中的王老画作,都是经过多方精选而来的,这些画如同苦茶、陈酿一般,想必会令观赏者思接浩渺,回味无穷。对于那些仰慕王老的学问和艺术、关心他的家学传承的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观摩机会。”这是王伯敏先生的博士生、文化部参赞朱琦在画展前写下的推介文字,他说:“王大川是当今山水画界难得的实力派。他的山水画取材广泛、形制多样,无论崇山大壑还是竹坞清溪,无论巨幛大幅还是手卷小册,都能信手拈来、挥写自如。”
至于王赓,朱琦的推介则是:“典型的80后,有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扎实的学院教育背景,他尝试把传统的水墨构成与新潮的动漫元素融合在一起,所作水墨人物画和动物画笔墨厚重朴实、造型逗趣夸张,反映出他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代人果敢自信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