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生春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78131981
本馆由[ zhengshengchun ]创建于2013年04月03日

郑生春同志生平介绍

发布时间:2013-05-04 21:55:46      发布人: zhengshengchun

郑生春同志19631228出生,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2013222日晚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于次日凌晨不幸辞世,英年49岁。郑生春同志的离去,是规划局工作的巨大损失,我院失去了一位好领导,勘测地理信息化行业失去了一位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技术专家,我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兄弟。

郑生春同志籍贯山东沂源,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刻苦上进,于1982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19877月,分配到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工作,历任测量队副队长、航测室主任、测绘所副所长、院副总工、副院长、党委书记兼院长。期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深造,取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参加青岛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曾兼任中国测绘学会专家、青岛高级专家协会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山东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

郑生春同志爱党爱国、爱院爱家,理想信念坚定、对党无限忠诚。他从事工作26载,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勘测地理信息事业,为行业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干一行爱一行,对待自己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同志平易近人、满腔热情,在干部职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也赢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赞誉。

郑生春同志勤于思考、锐意创新、刻苦钻研、追求卓越,为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院组建了由他任主任的航测室,开创了数字化地形图的新时代;1996年在浮山新区土地定界任务中,他大胆创新,实现了自动计算,大大缩短了工期;2000年他前瞻性的看到计算机成图的前景,潜心钻研,研制出数字化成图软件,实现了地形图测绘方式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2004年提出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理念,奠定了我院地理信息发展的基础。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积极响应局党组的号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提供测绘保障,以突出的成绩获全省建设系统援建过渡安置房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近年来,他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信息化等工作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工作,带领技术人员完成了从数字测绘到信息化测绘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主持申报了博士后工作站、国家地图文化与创意研究中心,组建了青岛市海陆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以及青岛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完成了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等二十余项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省和市科技进步奖项。先后被授予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两次被评为山东省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作者,20124月获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

郑生春同志担任院党委书记、院长职务期间,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管理思路,革新工作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提出了“三大体系”建设,使我院的管理工作迈向标准化、正规化、信息化。他坚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以追求卓越的态度激励自己不断创新超越,从技术专才成长为管理骨干,在他身上实现了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来,在他的领导下,我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持稳步增长。

郑生春同志的一生,是激情拼搏、干事创业、成绩卓越的一生,为青岛勘测人树立了光辉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院全体干部职工都要学习他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对事业无比热爱的高风亮节;学习他拼搏进取、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始终勇于担当、沉着坚定,充满必胜的勇气和信心;学习他光明磊落、顾全大局的党性观念,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维护班子和谐,善于团结干部职工的人格魅力;学习他求真务实、谦虚谨慎,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优秀的勘测工作者郑生春同志和我们永别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在市规划局党组的领导下,不断推进勘测地理信息事业的创新和发展,为青岛市的规划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郑生春同志安息吧!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