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豪锋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76611721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2年09月22日

张书记

发布时间:2013-02-08 20:30:05      发布人: 逝者安息

原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教授评价他:“为河南省信息化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焦留成教授称赞他:“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原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鲁公儒教授赞扬他:“为物理学院的发展、学位点与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作出了非凡的、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

生前,他是学生时常提及的心灵榜样;走后,他是学生恒久仰望的品格丰碑。

他就是生前任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河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文明教师——张豪锋教授。

一、忠于事业,一个终身定位大学教师的人

张豪锋教授博客的人物简介中,职业一栏他写的是:大学教师。他的日志分类除了教学、学术、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就是师生交流及对为师的思考。浏览老师的生平,他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

他对党、对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他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统揽全局,注意领导方法,讲究领导艺术,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他讲党性、顾大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生活准则,模范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他生活朴素,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保持了共产党人优良的政治本色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同志、爱护干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重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尊重老同志,注意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老师是我20多年前的辅导员;他是每天带我们跑早操的老师;他是每周检查我们晚自习的老师;他是每周参加我们学生会例会的老师;他是每月同我们入党积极分子谈话的老师;他是做学生工作时坚持住在学生宿舍的老师;他是我系每次参加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给我们做动员的老师;他是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思想问题第一个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老师;他也是我们上了四年大学从未喊过他的官称、职称,一直喊他老师的老师;他是一个让我们每次回想起来肃然起敬、不由泪流满面的老师……”老师1991年带过的学生葛晨光在参加遗体告别时眼中浸满泪水如是说。

2008年教师节前夕,郑州市一所高中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一项“感恩教师——为你最尊敬的老师写一封信”活动。没想到一位1993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女生经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印满泪痕的6页信纸,寄给了虽然未曾教过自己,但因上大学时住在物理系宿舍楼,耳濡目染他工作作风的张老师。信中不仅感慨张老师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爱,而且感谢张老师的人格影响和改变了自己,让他懂得了师魂的真谛。

其实,无论在网上,在河师大,在全国各地;无论是老师的学生,还是不是老师的学生;无论是30年前的学生,还是2012级的学生,在他们的描述中,你会充满敬意地发现:老师,以数十年如一日大学教师的点滴本色,将三尺讲台站成了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和一面旗帜。

二、淡泊名利,一个营造幸福教育人生的人

《南阳理工学院》校报1998年第9期第4版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遥念一位老师——我们的大学辅导员张豪锋》。文章写道:“老师是位学深、才高、敬业爱岗、业务精湛且奋进不止的人,是位身正、品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且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人。论资历和条件,他早就可以搬进教工住宅楼,但为了做好学生工作,他一直住在学生宿舍楼,坚持和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在一起,一家4口挤在一间仅2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

河师大19??级一学生95在其博客发表悼文《沉痛悼念我的老师张豪锋教授》,她写道:“老师2008年发现生病,只有他们夫妻两个人知道,别的人都没有告诉,暑假他到北京住院治疗,临近开学,他非要出院赶回来参加开学第一次会,3日早上到石家庄出现紧急症状,接到新乡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3日离别人世。老师年轻时很辛苦,很小没娘,后娘在高考前把他赶出门,妻子接济他读大学,在我的记忆里,上学时他们就住在物理系学生宿舍楼上,他妻子打扫寝室楼卫生,整天穿双大胶鞋,南边是办公室,北边是厨房兼宿舍,很是辛苦。毕业前我做饭失火,燎伤了脖子,他们夫妻俩赶快拿来豢油为我抹上,担心被子复燃帮我往水房打湿被子。毕业后我到系里读在职研究生,我请老师吃饭,他只点些便宜菜,不想让我破费太多吧。”

在河南师范大学百度贴吧里,他的一位学生陈兰莉满怀深情地留言:“我爱真理,但我更爱我师;因为老师是教育我追寻真理,且在追寻真理遇到黑夜时为我照亮前进道路的灯塔!”有一个帖子也引起了大家共鸣:“我一直觉得老师教什么并不太重要,学生最关键是能从老师身上学到品质才是最重要的。”张豪锋老师一生都在行师道,传师道,思师道。在他的一篇博文里,他说要成为一名大气教师,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正直坦荡,诚实向上”的气势是大气教师首居之气;“发奋图强,不甘人后”的气势是大气教师必居之气;“相互理解,同舟相济”的气势是大气教师滋润之气;“学识广博,出类拔萃”的气势是大气教师的灵动之气。成就“四气”的教育人生,不仅是为学校,更是为自己。老师说,成为一名大气教师,也就是在营造一个幸福的教育人生。今天,在仰望张老师的泪眼中,在怀念张老师的深情中,在感恩老师的心灵中,我们看到的是为师的淡泊和幸福。

三、自强不息,一个激情奉献高度负责的人

了解河师大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人都知道,该院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敢拿第一,能做第一,绝不做第二。别人能做好,我们也能做好;别人做不好的,我们创造条件也要做好”的学院精神。就在老师离世前不久的52,他还以一身盛装,和学生一起庆祝建团90周年,并在晚会上作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在讲话中他激励同学们“有了精神我们才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能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我们为什么总要第一名?老师不是说要淡泊名利吗?老师说,“淡泊名利是一个结果,但是对于过程,我们一定要自强不息。”在这种学院精神熏陶下,他的学生在没有国家资金资助下,在400亩地上建起了一所万人学校;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他的学生把一所不起眼的高中打造成了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成了豫南名校;在这种精神影响下,他的学生在校运动会跑步过程中,鞋子被钉扎破了,脚流了血,但仍坚持跑完了全程……他把维护学校声誉看得比自己的名声更重要,把精神生活的丰盈看得比物质生活的富足更珍贵,把投入工作看得比消遣游玩更有意义,时时将精神的旗帜飘扬在心灵的高峰,并翩翩起舞。

他说,作为一名教师立志就是要志在学校,志在为教,志在为先。打开百度输入“张豪锋”三个字,你看到的是丰硕的成果和荣誉:36年从教生涯,主讲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38人。他开创性地提出“双师驱动、导师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1年获河南省高校优秀成果奖(特色品牌类)。他重视教材建设和科研工作,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在国家权威、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近80篇。出版教育信息化相关著作12部,获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二等奖等奖励60余项。

“由于人是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在健康快乐的基础上,还要尽力为社会做事,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做到进取创新。”老师在博客中如是写道。他对自己的工作对象满怀期待,对自己的事业满怀激情,对自己从事的事业高度负责,对自己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高度认真。他“要让火热的激情、蓬勃的闯劲,沿着智慧的河道奔跑”。正是凭借着这份激情与理智,勤奋与奉献,老师创造出了一个为师为学为术为人的奇迹。

四、博雅致远,一个出类拔萃躬身践行的人

张豪锋老师19857月担任物理系团总支书记,19955月担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至今。从政27年间,他鞠躬尽瘁、全身心投入学校事业发展。

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始终坚持“快速发展是学院党政的第一要务,抢抓机遇是学院领导的基本素质,争取资源是学院领导的必备意识,构建和谐是学院党委书记的重要职责,拼搏奉献是学院张扬的光荣传统”。在他担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期间,积极倡导“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及时沟通、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方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做到“以诚为本,与人为善,光明磊落,胸襟宽阔”,坚持“不谋私利,不感情用事,不专权固执,不搞亲疏有别”,带出了一个务实高效、团结开拓的党政领导班子,班子考核满意率年年在全校名列前茅。与他合作过的5位院长都给予他很高评价,原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曾任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的鲁公儒教授称赞他“一位优秀的好领导,一个值得信赖的老朋友。”

20105月,学院院长王学雷生病住院后,两年前已被确诊身患癌症的张豪锋教授临危受命、勇挑重担、统揽全局,开创了学院各项事业新高峰,赢得了学校的一致好评。主持工作期间,他率领学院获得了校“十一五”发展成就奖、校人才工作先进集体、校先进集体等该阶段评出的所有校级荣誉,及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他带领学院实现了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国百篇优博论文”等重大突破;他带领学院实现了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电磁波特征信息探测实验室第五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的突破。他带领学院实现了拔尖人才、学术领军人物的突破,几年来学院引进省特聘教授3名、校特聘教授5名;他带领全院教职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使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他的学生、省特聘教授曹俊杰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基金。他带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现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该专业获得了河南省首个教育技术学硕士授权点,2008年获得河南省重点学科,成功申报河南省高校教育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心,教育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基地等平台。在2011年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排名中他组建并带领的专业在476所高校中位列第19位。

“近两年,设计、动作了一些比较大的事情,总结成功与失败,得出以下启示:重大事情的设计与运作,不能只有一个方案,应该二至三个方案,一旦第一方案失败,第二方案立即起作用,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导致惨败的后果;任何重大事情要做,就要用到120%的努力,宁愿多付出一些,也不能差一点不够;从最坏处着手,往最好处努力。”通过张老师的“生活启示”,我们看到的是志在必得做大事、实事求是做大事、规划设计做大事、全力以赴做大事、团结协作做大事、人脉资源做大事,与同事们一起努力做大事的老师。

五、止于至善,一个健康进取自我完善的人

“健康快乐、进取创新”是近年来老师奉行的人生新坐标。他是一个珍惜健康的人,因为“健康不仅考虑自我,重要的是你属于这个社会,担当着不同角色,肩负着不同责任。所以,他坚持每天去大操场跑步10圈、走步两圈”;他是一个包容快乐的人,因为“你的心胸有多大,事业就会有多大”;他是一个勤奋进取的人,因为“进取是种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意味着奉献,伴随着自律与自控”;他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因为“无论搞科研,还是日常工作,都要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能够不断超越自我,能够给事业带来新的气息。”老师感觉,受过高等教育,目光远大一些。“远”者,认清发展趋势,看到明天、看到未来;“大”者,关心社会利益,想到国家,想到世界。

由于常年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张豪锋老师积劳成疾,长期遭受偏头疼的折磨。2008年经医院确诊为鼻咽癌,不得不长期与病魔做斗争。常年服药治疗,使他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他倾尽家里全部积蓄来治疗疾病,但从未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添过任何麻烦。从2008年病情确诊到20127月,他对工作、科研、教学等方面从未懈怠,而是更加无私的投入到学校的各项事业中去,他争分夺秒的与生命赛跑,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他早已身患重病,却带病坚持工作。在病情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到201272放假,之后豪锋同志只身赴北京进行治疗,其间婉言谢绝了学院领导、老师的探望请求。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常年带病工作和外出治疗的过程。在北京治疗的过程中他仍然坚持工作,多次给学院其他领导打电话商讨学院大计,亲自给相关教师打电话安排部署。更让人感动的是,201292,因工作需要,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在没有完成这次治疗的情况下,坚持带药提前返校。在途中病情突然恶化,需要有人帮忙,但他仍然不愿给学院增添麻烦,他只告诉了同教研室的老师去帮忙。但为时已晚,932230,张豪锋同志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病逝的消息一经传出,师大陷入一片悲痛之中,大家对他感到惋惜的同时,给予他高度评价。    

张豪锋同志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珍惜时间做学问,严谨治学育人才”的理想信念成为他安身立命之本。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坐标,才能够一生无悔地把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放在第一位;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正确的权力观、幸福观,才能够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他热爱的、忠诚的教育事业上;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会以事业为乐、以奉献为荣,才能够成为受到师生爱戴的好老师、好党员、好书记。

张豪锋同志英年早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书记、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这是党的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是我校和学院的重大损失!全体师生深切的怀念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向豪锋同志学习,学习他热爱党、忠诚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学习他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勤俭节约、诚挚待人的优良品德,为我校早日实现“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河南师范大学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