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翔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71879448
本馆由[ 孟梅 ]创建于2012年10月24日

网谈胡宇翔(2)

发布时间:2021-04-04 21:41:38      发布人: 151*****522
保卫人员便以送胡宇翔回黑河为名,在胡没有防备的时候射杀了他。 据其子女讲,当时由于胡的身材高大,只有砍断两条腿才能放进棺材里。 胡宇翔死后,引起了中苏方面的激烈冲突,苏军驻黑河司令和黑河军区政治部主任岳林曾发生激烈争吵。苏军一度对黑河军分区意见极大,不但不积极予以协助,而且纵容国民党方面的人员在黑河的活动。 最后,是王玉赶回黑河,过江到对岸进行谈判,才明白胡宇翔到长春是苏方的安排。但惨祸已经酿成,在敌后坚持了十四年的胡宇翔,却在胜利之后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其伤痛可想而知。 也有人认为,胡宇翔的死虽然是一个悲剧,但他“苏联特务”的身份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黑河的江边,对岸是苏联,两岸间有多少恩恩怨怨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人的命运,那就是徐日晓。 本来黑河定下的处决反动分子名单中有徐日晓,但王玉过江的时候,苏方曾经对他讲:“你们要处决的徐日晓是我们的人,也是你们的人,你们已经错杀了胡宇翔,希望不要再出现这样痛心的事情。” 于是,徐日晓得以被遣返内地,未予处分。 1950年,徐日晓曾经再次在天津入狱,七个月后才被释放。此后忧愤成疾,不久死去。 《黑龙江日报》在2007年曾刊登《揭开尘封的往事》一文,介绍了徐日晓的生平,披露徐日晓的酒厂便是过江的秘密情报通道之桥头堡,并给了他合理的评价:“徐日晓,是一位深爱祖国,冒死抗日的可尊可敬的人物。” 然而,同一篇文章中,在谈到王玉等将徐日晓从死刑名单中剔除的时候,耐人寻味地出现了这样一句话:“三位来自延安的干部,凭着他们的政治工作经验,对此事一直守口如瓶,或许他们想到以后会有另外一个政策把他们的决定全部否定。” 在抗日战争中,曾出现了一批“苏联特务”,应该怎样评价他们呢? ▲?张庆民(张惠民)烈士,1937年在齐齐哈尔就义,他是一名为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特工人员 日本特务土屋芳雄晚年写有《我的忏悔》一书,用了很长的篇幅描述张庆民。当时,土屋芳雄负责审讯张庆民,已经将酷刑用到极处,但张庆民毫无所供。 只有一次他开口了,说了很长的一段话,土屋记录下来,大概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的祖国受到了日本野蛮的侵略,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会接受国家遭受蹂躏的命运。在和日本的战斗中,我的祖国必将胜利。现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打败你们,我们需要盟友来共同奋战,这就是我为苏联工作的原因。” 我想,张庆民一定是担心自己死去后,未来的人们会以为他是为了金钱或异国的什么诱惑才为另一个国家工作,所以用敌人的审讯记录把自己的心声记录下来。 张庆民是一个极为坚定和充满理性的斗士,土屋记述此后某一天他似乎突然想通了,表示愿意合作。大喜过望的日本特务以为会有巨大的收获,所以用改善监禁条件的方式试图进一步软化张庆民,但他们等来的却是齐齐哈尔监狱突然发动的一场大暴动,包括义勇军将领“访贤”在内的近百名战俘和囚徒突出牢笼,给日伪在黑龙江省城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张庆民未能脱出,在几天之后被执行死刑。土屋芳雄震惊地发现,张庆民和他的同事们是笑着走向刑场的。 ▲?敌人留下的照片中,有着这些中国籍“苏联特务”最后的微笑 我不知道,这是何等悲壮的一幕,刽子手开枪的时候,手指会不会颤抖。 ▲?在2016年俄罗斯“不朽的兵团”阅兵中,国际广播电台第一代播音员刘霞带着她丈夫王立臣的照片走在了行进行列中 王立臣,抗联最后幸存的战士,牡丹江空降作战的突击队员,并不讳言自己是一名“苏联特务”。 ▲?他在十年动乱中,每逢遭到批斗和审讯的时候,总是缓和而坚决地回答:“我是苏联特务,但我是为中国做苏联特务的!” 王立臣没有参加阅兵,他死在了那场十年浩劫之中。 还有冯仲云、于天放,一个个都是戴着苏联特务的帽子死在了那个时刻。 不知道是什么人,能够用激情和正义的名义,杀害这些曾经的“孤臣孽子”。 如果说胡宇翔的死是一个战时的悲剧,他们已经不仅仅是悲剧。 他们不是没有瑕疵,但他们都曾经为这个国家生死相搏,在最关键的时刻,不曾负了这个国家。 也许有那么一天,国家再也不会负了这样的好汉子。 1979年,正是由于当年三位黑河老干部的努力,岳林、王玉、肖敬若的仗义执言,胡宇翔的冤案得以昭雪。 胡宇翔的女儿孟梅说:“他们可以享乐晚年,可是,他们为子孙后代着想,以有错必纠的态度,拨乱反正,还父亲以清白,我身为胡宇翔的女儿,向他们致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