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孩子溺水身亡 三个家庭同陷痛苦
2011年06月11日 03:27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3条如花的生命,3辆孤单的单车,3双再也没有主人的鞋子……昨日,安徽商报报道了《一口池塘吞噬三名单车少年》。 3名孩子溺水身亡,让他们的家人肝肠寸断。令人唏嘘的是,3名孩子中,有2名是留守儿童,寄居在亲戚家中。他们还没来得及和父母共享天伦之乐,就和父母阴阳两隔。
[最新进展]
◎沈华,15岁
孩子曾独自生活2年
沈华是长丰县苏庄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也是家中独子。 2年前,父亲沈永良在合肥找了份工作,母亲更是远赴浙江省打工。父母不在身边,沈华要一边上学,一边学会烧饭、做家务。去年,在上海打工的爷爷退休后,回到了老家照顾他,沈华肩上的负担才少了些。
爷爷自责要自尽
9日11点左右,正在工作的沈永良接到一个电话:“你儿子不在了……你现在赶紧来殡仪馆吧。 ”
沈永良到了殡仪馆时,儿子正静静地躺在里面。在众人的搀扶下,沈永良颤抖着双手,掀开盖在儿子头上的白布。看着2个多月未见面的儿子紧闭着双眼,这位高大的汉子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嗓子里吼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为了让儿子在火化前能穿得干净,沈永良浑浑噩噩地走回家拿衣服。当他推开大门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只见屋子的横梁上悬着一条布,年近70的老父亲颤颤巍巍地踩在凳子上,正把脖子往布上套。沈永良一个快步冲上去,把老父抱了下来。“让我死好了!孙子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老父说。沈永良紧紧地抱着老父亲,两人抱头痛哭。
母亲抓着照片不松手
9日晚10点左右,沈华的妈妈赵翠从浙江赶了回来。赵翠哭得身上没有一点力气,几乎是被拖回了家。“儿啊,你走了,妈妈怎么办?”赵翠的手里死死地捏着一张照片不肯松手,照片上面有一个两三岁的男孩。沈华的爷爷躺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隐隐约约透出阵阵抽泣声。“我们家穷,很少给孩子照相。这是家里唯一一张儿子照片。 ”
◎夏华军,14岁
家人团聚没几天就永别
夏华军今年14岁,上面有一个17岁的姐姐。夏华军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前几天,父亲回家帮忙做农活,分开了许久的一家人这才聚到了一起。夏华军的父亲由于伤心过度,被送到义井乡卫生所。躺在病床上的他,眼泪不断地从眼角流下。 “我还是不相信儿子已经不在了。 ”夏华军的父亲眼里满是血丝,喃喃地说。
母亲精神崩溃送往医院
义井乡卫生所里,一位披头散发的妇女情绪崩溃,一边狂吼,一边用头不停地往墙上撞,她正是夏华军的母亲。从她的嘶吼声里,依稀可以听到“儿啊”,“别走”等字眼。她的四肢被亲戚们死死按住,但还不停地扭动着躯体,表情非常狰狞。当晚10点左右,亲戚将她紧急送往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王义义,13岁
爸爸说儿子学习非常好
在3名溺水身亡的少年中,王义义的年龄最小,只有13岁,就读于义井小学。王义义是家中独子,也是名留守儿童,父亲王军在合肥市当木工,母亲徐萍在邻镇干些零活。王义义的叔叔开了家杂货铺,王义义寄居在叔叔家。“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每门考试都在90分以上。”王军瘫坐在椅子上喃喃地说。王义义是9日上午第一个被打捞上来的,打捞他的,是他的堂哥王海涛。 “在水底下,我看到他双手紧紧扣着水底的淤泥,四肢扭曲着。 ”回忆起把堂弟从水里捞起的那一刻,王海涛痛苦地把头埋到了胳膊里。
[无解疑惑]
手表引疑问贪玩还是意外?
3名溺水身亡的男孩生前是关系非常要好的玩伴,曾经同在苏庄小学上学。后来,王义义转学至义庄小学。虽不在一起上学了,但3人仍是形影不离。关于孩子们溺水的原因,村民普遍认为是他们下池塘玩水时,不小心出了意外。但沈华的父亲沈永良则有不同的看法,“应该是另外两个孩子掉进了水里,我儿子下去救他们。 ”
“儿子从水里被捞上来的时候,手上还戴着手表。 ”这块手表,对沈华来说非常珍贵,“我们家非常穷,手表是3年前儿子过生日时,我送给他的。 ”沈华非常爱惜这块手表,就算洗个手,也会把手表拿下来,生怕沾了水,“他这么爱惜这块手表,不可能会戴着玩水。肯定是出了什么事,他情急之下没取下手表,就跳进了水里。 ”
[校方回应]
将继续加强防范教育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苏庄小学的李老师。电话里,李老师对3个少年溺水身亡表示非常惋惜,“9日上午晨检时,我们发现2个学生没来上学,就赶紧联系了他们的家长。电话打不通,学校就派了老师去学生家里找,才得知他们已经溺水身亡的消息。 ”
据李老师介绍,苏庄小学共有391名学生,其中有200余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占总学生数的一半。 “我们学校的学生比较特殊,留守儿童特别多,我们经常对他们做安全防范教育。 ”李老师说,这次发生的3个孩子溺水身亡事件,更给学校敲响了警钟,“县里面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加强教育的文件已经发布出来了,我们会尽快发布下去,用更大的精力教育孩子们。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