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生:回忆穆青对我的关爱之情
在焦裕禄光辉事迹的报道中,我和穆青同志建立了深厚了情谊。在以后的岁月中,他都怀着一种特殊的关爱之情,惦念我这个一般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让人给我捎信:焦裕禄是毛主席树立的,是党中央肯定的,宣传焦裕禄是对的。如果谁宣传焦裕禄,谁就是政治扒手,那么,先进典型谁还敢去宣传呢?1979年秋,新华社记者陈健(周原的夫人)来兰考采访,在县城找不到我,一下跑50里,到我驻队的大付堂说:“穆青对你很关怀,让我看看你,打听一下你的近况。”1986年3月,穆青、周原重访兰考时,县委领导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想见见刘俊生,在焦裕禄事迹报道中,他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素材,老交情啦!”晚上,穆青、周原和我无拘无束地畅谈回忆,直到深夜。1989年6月,穆青、周原、冯健到兰考采访《人民呼唤焦裕禄》时,又提出让我参加座谈会,不知什么原因没通知到我。穆青离兰赴汴后的一天晚上,开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屈春山陪同穆青观看文艺节目时问:“这次到兰考,见到你不少老同志吧?”舟青回答:“想见见刘俊生,可惜没见到,听说他到上海出差了……”
最难忘的是,1998年11月4日的一次相见,那是穆青第七次来兰考采访,特意给县委提出:一定要见见刘俊生。县委派车把我接到焦裕禄陵园等候。上午10点,77岁的穆青在县委领导同志的陪同下,乘车到了焦裕禄陵园。“穆社长!”“俊生”,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穆青大声地向随行人员介绍:“这就是当年向我们介绍焦裕禄事迹的刘俊生同志。”随行的新华社河南分社原社长赵德润同志说:“穆老对你很关心,经常向我们记者提到你。”穆青一直握着我的手,站在那里问我的情况:身体怎么样?生活怎么样?退休后干些什么……
谈了一阵后,我搀着穆青同志登上29级台阶,来到焦裕禄墓地献花圈,后来到纪念馆,在展览大厅,穆青前边走,市、县领导和随行人员紧紧跟随,我跟在人群的最后面。这时,穆青看了看,喊道:“俊生,到前边来,到前边来。”我来到穆青身边,他向陪同的人员说:“当年我们采访焦裕禄时,刘俊生向我们介绍了焦裕禄很多的感人事迹,他对焦裕禄很有感情,宣传焦裕禄是有功的……”穆青边走边看边问。走到焦裕禄的相片前,他说:“焦裕禄在兰考的几张照片都是刘俊生拍下来的,如果没有这几张照片,如今我们就看不到焦裕禄的光辉形象,在这方面他立了功。”穆青来到焦裕禄生前坐过的那把藤椅旁,又向随行的同志说:“这把藤椅也是刘俊生收藏和保管下来的。当年我们一到兰考,他就向我们介绍这把藤椅的感人情景。这把藤椅太感人了,太珍贵了!一定保管好,教育后人。”穆青参观到展室的后半部分,停住脚步,仰望着一幅照片说:“这幅照片很感人。”我说:“这是焦裕禄迁墓时,兰考的老贫农哭老焦的镜头。”穆青含着眼泪说:“可惜,焦裕禄迁墓时我没来,没看到感人的场面……”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后,穆青来到纪念馆天井花池旁,向我喊道:“俊生,来合个影留作纪念!”这时,陵园老工作人员李国庆随我一齐来到穆青身边,他又招呼记者:“来,请你们给俺仨老头照个相。”
在中原油田休息就餐时,穆青同志特意叫上我问长问短,他看到桌上丰盛的饭菜,问我:“俊生,你还记得三十多年前,你们招待我们吃些什么吗?”我说:“当时群众生活很苦,反正对你们招待不好。”穆青回忆说:“我记得喝的是小米汤,吃的是红薯块……现在和那时比变化可真大啊!”
记者们在兰考的采访结束了,临行前,穆青对我说:“俊生,啥时到北京,到我家作客!”
穆青的车启动了,穆青打开车窗向我们告别:“俊生,再见!”
我挥手再挥手:“穆社长,欢迎你再来!”
……
我在深情地回忆着,突然,不由自主地悲痛惊呼:“穆社长,咱还能相见吗?”“穆社长,您还能再来兰考吗?”
作 者: 刘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