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烺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5622711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2月14日

专研考古学

发布时间:2010-12-14 10:08:4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张政烺先生年方十四岁就离乡到青岛礼贤中学读书(旧日制四年),十八岁入北京弘达中学读高中。1932年,他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张先生在北京大学这几年,知识面广,在刊物上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颇受师长们的青睐。《猎碣考释初稿》是张先生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石鼓文是传世的中国最古的碑碣,自唐代发现后,千余年来众说纷法,莫衷一是。张先生所作的考释,郭沫若同志曾摘抄于《石鼓文研究》的书眉。《平陵陈得立事岁陶考证》,也是一篇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先秦陶器文字,自清末发现后的半个世纪中有关学者只注意考释其文字,而张先生的这篇文章,开拓了用陶文结合铜器铭文来考证历史的途径。
   1936年,张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由于对我国古代文献典籍(包括版本、目录)具有渊博的知识,张先生进入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图书管理员(曾编印方志目录一册)、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等职,抗日战争后期曾兼任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委员。那些年,他发表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上的学术论文,有《邵王之諻鼎及簋铭考证》、《六书古义》、《讲史与咏史诗》、《?amp;#93;字说》、《说文燕召公史篇名丑解》、《王逸集牙签考证》、《问答录与说参请》、《说文叙引尉律解》等,还在其他报刊上发表了《封神演义的作者》、《玉皇姓张考》、《宋四》川安抚制置副使知重庆府彭大雅事辑》、《一枝花话》等,内容涉及甲骨、金文、陶文、碑刻、通俗小说等许多领域。
  他析疑辨难,考证史料非常精确。中国古文字学起于汉代经学家,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使汉字的形、音、义基本明了,这在当时确实起了进步作用,诚然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是.后世学者研究古代文字以许书为宗,即使面对大量甲骨文、金文、陶文、石刻文字等材料,仍不敢越雷池一步,使古文字学深受束缚。张先生的《六书古义》一文,通过考查《说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指出许书中托古改制的奥秘,这对于打破学者思想上的迷信,促进建立新的中国古文字学,起了除旧布新的推动作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