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炼油厂的诞生
新苏合营结束以后,1944年4月,国民政府决定由重庆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正式接办独山子油矿及其附近一带油田的采炼任务。8月8日,甘肃油矿局总经理孙越崎率领玉门油矿矿长严爽、炼油厂厂长金开英、乌苏油矿筹备处主任李同照等到达独山子。8月15日,乌苏油矿筹备处正式成立,李同照任主任,原独山子炼油厂代厂长文自璇任副主任。由玉门矿抽调工程技术人员蒋邻湘、康天经二人负责钻井;詹绍启、张芬骞二人负责炼油。工人方面原有独山子油矿职工六百多人,其中职员六十余人,工人540人,均被接收。
乌苏油矿筹备处成立后立即着手恢复生产,但面临种种困难,由于苏方从独山子拆除了所有生产设备,油矿生产陷于瘫痪。技术人员由甘肃油矿局配备,油矿还有部分熟练工人可以充任生产操作,而器材设备则需从重庆、玉门等地调运,路途遥远,甚为困难。油矿首先解决了供水问题,几经努力,先后启封修复11口出油井,其中7口井能正常生产,单井日产量最高为4吨,油矿日产量10吨左右。同时,在不能自喷的油井上,利用天然气进行“气举”采油获得成功。
乌苏油矿筹备处前后共经营了一年多,从1944年9月至1945年9月,共生产原油3092.7吨,汽油980.9吨,煤油727.2吨。乌苏油矿筹备处曾拟扩大生产计划,尚未来得及实施,政治局势便发生变化。
1945年,三区革命爆发,9月6日乌苏油矿筹备处撤离,主要人员和部分技术工人携眷属经迪化回玉门油矿,乌苏油矿筹备处结束。9月9日,三区革命军接管独山子油矿。
10月,三区革命政府成立独山子油矿管理处,先由工商发展公司主管,后改为实行军事管制,由三区革命政府军事厅后勤处及三区民族军总指挥直接领导。后因三区革命政府内部机构变化,对独山子油矿的归属管理也几经变更,到1949年2月,独山子油矿归属保卫新疆和平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简称新盟)领导,直至新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