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英大事年表
1871年12月8日,唐群英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山县)新桥。 1891年,唐群英遵母命嫁与湘乡荷叶曾国藩堂弟传纲为妻,结识秋瑾、葛健豪。 1898年,因女夭、夫丧,毅然摆脱封建礼教束缚,回归娘家,深居“是吾家”书屋,博览群书,深感天下兴亡。 1904年秋,唐群英冲破封建阻力,与秋瑾相约,赴日求学,探索救国之道。
1905年5月加入华兴会,成为唯一的女会员。7月,经黄兴引荐,认识了孙中山。8月,华兴会与兴中会等合并为中国同盟会,她成为同盟会的第一个女会员。
1906年7月,唐群英与王昌国发起组织的留日女学生会成立,她当选为书记。
1908年2月,唐群英自日本学成回国,按照孙中山的部署,相继在湘乡、衡山、醴陵及赣西等地策划武装起义,并于次年先后组织了湘乡永丰和湘潭花石两处武装起义,但不幸均告失败。
1910年6月,她再次赴日,以考入东京音乐专科学校作掩护,深入开展留日女学生运动,动员女界投身反清斗争。
1911年秋,她奉命回国,与张汉英在上海筹建女子北伐队。10月10日,武昌首先响起起义枪声,她与张汉英立即组织了“女子后援会”。继而又亲率“女子北伐队”,投入到光复南京的战斗中。
1912年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日,在临时政府召开的庆功会上,唐群英等女界代表受到孙总统接见,孙中山赞誉唐群英“不愧是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并授予她“二等嘉禾章”。 1912年2月初,临时参议院在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不承认女子的平等地位。唐群英等闻讯,联络各地女子团体,于4月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唐群英被选为会长。6月,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商议合并为国民党。女子参政同盟会于10月22日在北京设立本部,各地设支部,唐群英被举为本部总理,并创办《女子白话报》和《亚东丛报》,复刊《神州女报》,宣传争取男女平等的正义性和紧迫性。
1924年,湖南主政的赵恒惕推行“立宪自治”,唐群英又与王昌国、葛健豪等首倡恢复了湖南女界联合会,继续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终于使湖南省宪政委员会同意在省宪法条文中载明了“无论男女,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二十一岁以上男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受义务教育以上的各级教育权”。
1912年10月至1930年期间,唐群英单独或与友人合作,先后在北京、衡阳、长沙、衡山等地创办了中央女学校、衡阳女子法政学校、自强女子职业学校、女子美术学校、衡山白果红茶亭女校、湖南女子法政专门学校、衡山女子高级小学、长沙复陶女子中学、岳北女子实业学校、“云在庐”课堂等10所学校,其办学热情之高,办校数量之多,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堪称首屈一指。
1936年,时值日寇进犯华北,国难深重,唐群英忧愤成疾,于次年6月3日病逝于家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