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劼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534916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9日

张超回忆方劼老人:他已超越汽车行业本身

发布时间:2011-06-29 11:28:2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方老的许多视角和范围已脱离汽车,他对政治有很高的感悟,他的观点鲜明而睿智,他做工作的方式深入浅出,这在我所认识的老汽车人里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感谢搜狐汽车组织这次活动,我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方老的90周年,这个时间意义很重要。方老是中国第一代老汽车人,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对汽车历史而言,这种活动不仅是抢救,更是保护,因此,我一直支持这种活动,今后还将继续支持。

  我从一个晚辈的角度谈谈对方老的认识。实际上,方老和我的家庭渊源很深,我岳父孟少农和方老都是湖南人,两人在一起的工作时间比较长,共同语言很多。尽管我跟方老认识时间较晚,但从家庭里听过很多他的故事。此外,还有个巧合,方老的生日是9月12日,我爱人孟运(孟少农之女)的生日也是9月12日,因此,每当孟运过生日,我们就会想起方老。这是永远都抹不去的记忆。

  我从三个方面来讲。因为工作关系,我对汽车界的前辈接触得不少。但作为第一代汽车人的代表,方老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还不是汽车。他极其聪明,这种聪明在我遇到的汽车人里难有与之比拟的。我对方老的评价是,他是个忠诚的革命者,或者说马列主义者、政治工作者。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方老的首要贡献还不是在汽车本身。

  在我结识方老之后(1999年),他经常出去考察或开会,都要我陪同前往。方老的意思是要我多接触汽车界,而我则可以在生活中照顾他。我发现,他的许多视角和范围已经脱离了汽车,他对政治有很高的感悟,他的观点鲜明而睿智,他做工作的方式深入浅出,这在老汽车人里是非常突出的。

  比如,对于中国汽车发展史的断代,大多是以汽车产业本身的技术、规模、市场等因素为依据,而方老则是根据政治环境、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予以划分。实际上,这种划分更深刻,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在中国汽车之路如何走的大原则问题上,方老和我的岳父孟少农的认识是高度统一的——以我为主,以振兴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为主。他们的不同之处我也非常清楚:孟先生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买得起车,让轿车进入家庭,奔走呼号了一生。

  而方老则更清醒地看到汽车进入中国农村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令人不可思议地组织农用车开进了中南海,极大地促进了农用车在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建设,农用汽车和现在的低速汽车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推动作用。

  和农用汽车一样,方老还在微型汽车、电动汽车方面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推进。可以这样说,方老所做的这些并非仅仅站在产业角度,而是出自更高远的政治眼光。

  第二,他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先行者。在这方面,各位前辈已经讲了很多,我知道的相对较少,不再赘述。

  第三,方老是善于提携后进的忠厚长者。这方面的故事很多,我讲讲我自己。我得到了方老的照顾和提携,我所学专业不是汽车,是无线电,我进入汽车业是1994年。当时有个背景,全国上汽车。深圳的三九集团积累了些资本,也决定进入汽车业。我和我的战友就到了三九集团组建了三九汽车部。

  三九做汽车的故事你们可能听说过。当时我们在全国兼并了七八个汽车厂,如河南焦作客车厂、洛阳凌空(解放军5408)汽车厂、河南少林客车厂、南阳重型汽车厂、安徽芜湖(通宝)汽车厂等。三九集团的设想是造百姓车,运作几年,投了不少钱。最后决定把基地放到安徽芜湖,主要是和意大利的菲亚特谈"178项目"合作,还引入了二手设备,规划占地2000亩。但这个项目始终没得到国家批准,结果芜湖项目后来就变成了奇瑞,这就是奇瑞的来历。

  三九集团退出汽车行业后,我回到北京,在郊区怀柔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接收了华联汽车厂。这期间,方老作为汽车前辈多次来到华联。华联汽车厂虽然很小,但有很多汽车行业的老前辈和老专家们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他们为什么会对这个小厂感兴趣?原因除了我们家庭的汽车渊源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因素———华联汽车厂的发展方向确定在研发四轮前驱农用车。

  前面我说过,方老对农用车、微型车和电动车非常关注。他始终把中国汽车放在心里,因此对我们这个小厂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这一点,从我带来的大量照片里就能看出。但华联开发的农用车技术需要某个汽车制造厂进行生产,我们一直找不到合作成功的汽车制造厂,所以华联汽车厂最终不得不解散。

  离开华联汽车后,我去了青岛,因为我父亲定居在青岛。那是2002年,正在中国汽车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的前期。我很看好南京菲亚特的产品和市场前景,想做它的青岛代理商。当时拿一个4S店的代理权是很难的,往往动用灰色手段去抢品牌代理权。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方老。方老仔细考虑后,给时任南汽集团董事长的黄小平同志写了封信,现在我仍然记得这封信的内容。他在信里这样写到:"我非常负责任地向你们介绍张超同志,他一定能把南京菲亚特品牌在青岛做好,希望你们考虑......"

  信很短,但作用很大。2003年我们如愿拿下南京菲亚特的代理权。2004年在南京菲亚特全国120家经销商里,我们做到了第一,以后还保持了第一的位置。在南汽集团和南京菲亚特,包括菲亚特本部,青岛经销商的名气很大。为此我们曾连续两届获得南汽集团劳动模范称号。我们做到了我们该做的事,我实现了我对方老的承诺,没有给方老丢脸。可惜这所有一切,我们都没有机会向方老当面汇报了。

  当初支持我们的老同志现在很多去世了。因此,组织这样的活动很重要,这种活动的根本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不忘过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老汽车人的历史、观点和精神传承下来,留给我们,留给后代,这样才可能薪火相传,代代做合格的中国汽车人。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