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3284138
本馆由[ 李斌彪 ]创建于2011年02月05日

李澄宇报姚大慈

发布时间:2011-11-29 19:57:07      发布人: 李斌彪
报姚大慈

李澄宇撰文     李斌彪校注
1925年

时至今日,邦无友邦,军无友军,乃至人无友人,一切离合视利移转,甚可痛也!独大慈於宇论交已十四载,款款之念,久而弥笃,迹或偶暌,胆肝自若,古称管鲍,庶几近之。癸亥在申,尝一寓书,未承相复,想未达尔。今春晤伯渠都门,知大慈谢事旋里。遗鲤末由,把翰南望,兹何幸手书惠我情词恳,到申诵无斁,如见故人。钝安刊《南社湘集》第一期,适未暇,嘱某君就稿录寄,如“蚁穴侯王”,误“穴”为“血”;“梅未白”,误“梅”为“天”;“壬戌夏正九月”,脱“九”字;甲子诗在壬戌前;癸亥诗又在甲子前之类,颠倒脱误,不可究诘,宁止。《与大慈游北园诗》无端被削哉。注念及此,益信大慈厚我。至云闭门读书,以贫故,未易赴其志,洵可浩叹。宇在此亦落落,无以自慰,节衣贬食,谬刊《未晚楼文存》,惜未得大慈正之。某公秋尽可回,倘有相聚之分,定邀大慈北游,但恐桑田又成沧海,惟见鱼龙曼衍耳。
 
李斌彪注
1.  姚大慈,(1888年-?),字叔子,号大知。湖南岳阳平江县人,姚汉舟第三子,姚大愿之弟,兄弟俩曾都留学于日本。姚大慈、姚大愿两兄弟与醴陵傅钝安、巴陵(岳阳)李澄宇(李洞庭)、姚大慈二哥姚大愿及衡阳谢晋为“湘中五子”。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社员。1912年,在岳阳姚大慈开始与李澄宇相识相交,当时李澄宇在岳阳办《岳阳日报》。民国初,南北军阀混战,姚大慈、姚大愿兄弟俩在南方部队。
 
2.  李澄宇(1882 — 1955),又名李洞庭。诗人、文史学大家、国学大师、楹联大家。他的家谱名叫昌旦,字吉初,学名叫李寰,号瀛北,笔名李洞庭。今湖南岳阳筻口镇潼溪乡山上村周家岭人。民国初期陆军少将,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社员,船山学社董事,东池印社社员。1905年就读於湖南陆军速成学校,后来弃武从文。从名儒吴獬,致力诗文联对,兼各家之长,而自成家数,与当时的傅熊湘、谢晋、姚大慈、姚大愿称为“湘中五子”名扬湖湘,斐声海内外。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秘书长、美立湖滨大学教授、国学馆教授、私立民国大学教授、国立湖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等等。生于1882年2月18日(清光绪八年壬午正月初一)亥时,1955年4月4日,(乙末年三月十二,寒食节这天,清明节的前一天)病逝于湖南长沙李公馆,归葬故里周家岭。
    李澄宇著有:万桑园诗、万桑园诗存、万桑园联语、万桑园游记、未晚楼诗稿、未晚楼联稿、未晚楼联后稿、未晚楼日记、未晚楼联话、未晚楼诗话、未晚楼诗衡、未晚楼词、未晚楼词话、未晚楼曲、未晚楼曲话、未晚楼杂记、未晚楼文存及别卷、未晚楼书牍及牍存、未晚楼诗韵、未晚楼续文存、未晚楼续书牍、洞庭南阁诗稿、南阁诗、赤帜馆诗、短文八十首、雨窗杂记、荒村奇遇、香云绮恨录、易义释要、哲言韵编、渐暨楼诗稿、陟屺录、春秋三传、读十三经折中、读史蠡述(《读史蠡述》含:读春秋蠡述、读国语蠡述、读二十五史蠡述含:读史记蠡述、读汉书蠡述、读后汉书蠡述、读三国志蠡述、读晋书蠡述、读宋书蠡述、读南齐书蠡述、读梁书蠡述、读陈书蠡述、读魏书蠡述、读北齐书蠡述、读周书蠡述、读隋书蠡述、读南史蠡述、读北史蠡述、读旧唐书蠡述、读新唐书蠡述、读旧五代史蠡述、读新五代史蠡述、读宋史蠡述、读辽史蠡述、读金史蠡述、读元史蠡述、读新元史蠡述、读明史蠡述  共27种77卷) …………
 
3.  管鲍: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4.  伯渠:指林伯渠。林伯渠(1886.3.20—1960.5.29),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出生于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早年加入同盟会。1916年林伯渠的堂兄林修梅任岳州要塞司令,林伯渠任岳州要塞司令部参谋。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底,林伯渠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农民部长。林伯渠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和吴玉章并称为中共五老。林伯渠的主要著述收入《林伯渠文集》。
 
5.  钝安:指傅钝安(1883一1930年)。钝安讳熊湘,始名专,字文渠,亦字君剑,湖南醴陵人,与巴陵(岳阳)李澄宇(李洞庭)、平江姚大慈姚大愿及衡阳谢晋称为“湘中五子”。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社员,早年入同盟会。1905 年在上海创办《洞庭湖》杂志。后于1906年主编《竞业旬报》。1911年7月赴沪参加《南社丛刻》的编辑;后又参与编辑《大汉报》、《长沙日报》、《湖南月报》、《天问周刊》、《醴陵旬报》、《国民日报》等。1924 年,与李澄宇、陈去病、刘约真等在长沙创南社湘集,任社长。以“继承南社精神、提倡气节、发扬国学,演进文化”为宗旨,主编《南社湘集》。 钝安著述颇散失,今存者《国学概略》、《国学研究法》、《醴陵乡土志》、《醴陵兵燹记略》、《段注说文部首》、《离骚章义》、《国文法》、《宋七律诗选》、《省图书馆目录》、《钝安日知录》、《钝盦脞录》、《钝安诗文词》等等。
 
6. 《未晚楼文存》:李澄宇著,共六卷,含《未晚楼文存》四卷、《未晚楼文别存》两卷。1925年8月由北京撷华印书局印。收录李澄宇1913年至1925年之间的部分文章。
  《未晚楼文续存》李澄宇著,共四卷,含正卷三卷,别卷一卷。收录李澄宇1925年至1933年之间的部分文章,1933年由湘鄂印刷公司印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