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亚子
李澄宇撰文 李斌彪校注
1916年
亚子足下:
钝安云“亚子所寄八种嘱皆题咏”,夫佛头着粪,昔贤所讥,矧游夏不能赞一辞乎?岁月不居,老母在堂,将返里为养长、为农夫,以没世。偶睇江山,不解意何惘惘也。高楼夜坐,读《养余斋诗集》、《胜溪竹枝词》、《分湖小识》诸书,益穆然想见先德。乘兴把翰,得诗三首,辄遂录视。面孤灯,而独语悦。秋虫以暂吟,天寒道远,我劳如何。
1.柳亚子(1887~1958) 近代诗人。南社发起人。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又改名弃疾,字亚子。江苏 吴江人。出身大地主家庭。他早年即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光绪二十八年(1902)加入 中国教育会。次年入上海爱国学社求学,积极从事诗文创作,自此成为革命派文化宣传队伍 中的活跃分子。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在同盟会江苏分会创办的健行公学教书, 加入同盟会。 同时又加入光复会, 成为 “双料的革命党”( 《南社纪略》。) 为配合 《民报》 和改良派的论战, 与田桐等出版 《复报》 光绪三十三年冬在上海与陈去病、。 高旭等酝酿结社。 宣统元年(1909), 南社在苏州虎丘成立,被选任书记员。此后历任编辑员、主任等职。在整个南社存在期间, 他始终是实干派和急进派。 南北议和时,柳亚子任上海《天铎报》主笔,以“青兕”为笔名撰文反对和袁世凯妥协。 五四运动时,同情新文化运动。1923 年,在家乡主编《新黎里》月刊,宣称“醉心于马克 思之学说,布尔萨(什)维克之主义”《吴根越角集后序》。同年 10 月,与邵力子、叶楚() 伧、陈望道等组织新南社。次年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1925 年任江苏省党部常委兼宣 传部长。他积极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共产党人团结合作,成为 坚定的国民党左派。1927 年“四一二”政变后逃亡日本。次年归国,与鲁迅、何香凝往来。 1937 年日本侵略军进占上海,柳亚子因病留居租界,自题居室为“活埋庵” 。1940 年赴港。 次年因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拒绝参加国民党中央全会,被开除党籍。1944 年 在重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8 年在香港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柳亚子先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委员。 柳亚子一生坚持革命, 不断前进。 柳亚子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其女柳无非、柳无垢选编的《柳亚子诗词选》。 其《磨剑室诗词集》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 1985 年出版, 《磨剑室文集》正在整理中。
2.李澄宇(1882.2.18——1955.4.4),又名李洞庭。诗人、文史学大家、国学大师、楹联大家。他的家谱名叫昌旦,字吉初,学名叫李寰,号瀛北,笔名李洞庭。今湖南岳阳筻口镇潼溪乡山上村周家岭人。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社员,船山学社董事,东池印社社员。民国初期陆军少将,后来弃武从文。从名儒吴獬,致力诗文联对,兼各家之长,而自成家数,与当时的傅熊湘、谢晋、姚大慈、姚大愿称为“湘中五子”名扬湖湘,斐声海内外。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秘书长、美立湖滨大学教授、国学馆教授、私立民国大学教授、国立湖南大学教授、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等等。李澄宇生于清光绪八年壬午正月初一(1882年2月18日)亥时,共和国乙末年三月十二寒食节这天(1955年4月4日,清明节的前一天)病逝于湖南长沙李公馆,归葬故里周家岭。李澄宇著有:万桑园诗、万桑园诗存、万桑园联语、万桑园游记、未晚楼诗稿、未晚楼联稿、未晚楼联后稿、未晚楼日记、未晚楼联话、未晚楼诗话、未晚楼诗衡、未晚楼词、未晚楼词话、未晚楼曲、未晚楼曲话、未晚楼杂记、未晚楼文存及别卷、未晚楼书牍及牍存、未晚楼诗韵、未晚楼续文存、未晚楼续书牍、洞庭南阁诗稿、南阁诗、赤帜馆诗、短文八十首、雨窗杂记、荒村奇遇、香云绮恨录、易义释要、哲言韵编、渐暨楼诗稿、陟屺录、春秋三传、读十三经折中、读史蠡述(《读史蠡述》含:读春秋蠡述、读国语蠡述、读二十五史蠡述含:读史记蠡述、读汉书蠡述、读后汉书蠡述、读三国志蠡述、读晋书蠡述、读宋书蠡述、读南齐书蠡述、读梁书蠡述、读陈书蠡述、读魏书蠡述、读北齐书蠡述、读周书蠡述、读隋书蠡述、读南史蠡述、读北史蠡述、读旧唐书蠡述、读新唐书蠡述、读旧五代史蠡述、读新五代史蠡述、读宋史蠡述、读辽史蠡述、读金史蠡述、读元史蠡述、读新元史蠡述、读明史蠡述 共27种77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