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俐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3003554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7月11日

马永俐最后一次到贡山县普拉底乡中心学校看望单亲家庭孩子、孤儿,

发布时间:2011-12-09 23:06:4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马永俐最后一次到贡山县普拉底乡中心学校看望单亲家庭孩子、孤儿,   为他们送去食品、学习用具等小礼品。   马永俐,女,回族,1967年3月生,1989年7月从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后参军入伍,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嘉奖,被评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01年被授予中校军衔。2003年,36岁从副团职岗位上选择自主择业转业,第二年2月进入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普通员工做起,历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党群部总经理,200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010年12月9日,在前往怒江州扶贫的路上因车祸坠入怒江殉职。      告别过去的辉煌   那一年,马永俐和丈夫刘光富约定,把两人的手机铃声都更换成刘欢的那首老歌《从头再来》,互相拨打电话就能听到彼此的鼓励。   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   为了我至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只为了那些期待眼神。   ……   反反复复听这首歌曲,马永俐经常泪流满面。2003年,部队调整精简,马永俐最终下定决心选择成为第三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告别她深深眷恋的军旅生活,脱下穿了14年的军装,但难以名状的失落吞噬着她。   她在后来的回忆中写道:“等待移交的日子,我徘徊过,后悔过,哭泣过,埋怨过,甚至躲在家里拒绝见任何战友朋友……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日子。”   告别过去辉煌的军旅生涯,没有干部身份、没有固定职位,今后的生活要怎么走下去?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人生还有几十年!战友们劝解她:“你是地方名牌大学毕业参军入伍的,学历高、本领硬不说,年纪轻轻就是团职干部,还是少数民族女干部,今后不管是继续留在部队,还是按计划安置转业到地方机关也好,都是前途无量,再好好考虑一下!”   “我不应该有什么放不下的,如果选择计划安置,从穿军装的机关到不穿军装的机关,可能个人身上安于现状的弱点会被放大,自主择业给了我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的空间。”马永俐怀着对党对国家对军队的感恩,把充实人生的渴念,化作走向人才市场的一次次询问与探索。   其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总是在多变与多元的环境中、在撕裂与组合的两难中,完成自身的成长历程。同无数为减轻国家转业安置压力的战友一样,36岁的马永俐在人生中途选择超越,选择担当,选择重新奔赴。   她豪迈地给老领导、原蒙自军分区某部政治部主任杜家武打电话,“首长,你就放心吧,我不相信自己在部队学习锻炼十几年,走不出一条路来!      一切从零开始   “马永俐是四千分之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军转二处处长苏丽萍曾这样说。   什么意思?我省至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已达4000人,他们奔向市场,一人一条路,就是4000条路。   “四千分之一!”这类的话,相信马永俐也曾经耳闻。一人一条路,虽不是孤独者的跋涉,但也绝不是坦途大道。   马永俐是很能吃苦的人。战友李琦记得19年前,蒙自军分区有230多名转业干部安置、家属随调及档案工作的重担压在她身上。办公室里,她用两把椅子拼起来就给吃奶的孩子当床睡,通宵达旦苦战一个多月,按期按质完成这项任务。上级机关把她完成的档案作为范本在全省16个军分区推广。   但如今的苦,和以往的苦大不相同,是颠沛与茫然之苦。   她曾连续走进多家企业应聘,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抱着个人简历,还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马永俐最终打动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的地方,不是她擅长的技能,而主要是“她不是为一份工作而来,而是为一份事业而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月刚刚成立,对证券行业一无所知的马永俐勇敢地闯了进去。一切都是新的,一切从零开始,面对新行业、新环境、新制度、新要求,马永俐勤奋学习行业知识与低姿态努力工作的劲头给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聂愿牛留下较深印象,“新招聘职员一般有3个月的试用期,马永俐仅用了1个月就提前转正,军人出身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马姐是我见过韧性最强的人啦!”最初和马永俐一起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共事的女孩张婧说,一次马永俐和几个年轻人加班核算员工工资超过了一天一夜,已经头晕眼花几乎崩溃的张婧咋舌:“这么长时间,马姐除了起身上卫生间、倒杯水以外,就没挪过地儿,没说过一句闲话,一直带头干下去!”   这还不算什么,家中、办公室里整柜整柜的书籍与资料才让人惊异。刘光富说,马永俐和当时正上中学的儿子一样,像永远有读不完的书、永远有做不完的功课似的,每天伏案至深夜。工作最忙的那天,她也要保证3小时的学习时间。   两年后,马永俐通过国家组织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了证券执业资格。   在传承与创新之中,马永俐找到实验的勇气与空间。她认为,军队干部人事管理工作需要强有力的执行者,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需要较强的执行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的设计能力。   2004年至2006年,马永俐和同事从日常考勤、请销假,到目标计划管理、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从薪资福利管理到奖惩管理;从人员招聘、劳动用工到资格、入离职管理;从员工的学习培训到人员的任免、调配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起草建立了26项制度规定。同时,建立健全人力资源部38个流程,对促进现代企业的规范化运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企业2006年被评为“云南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   这些,对于推动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尤其是推动太平洋证券迅速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第7家上市证券公司,作出了贡献。   转业后4年里,马永俐3次提薪、3次升职,然而让她觉得最美好的,莫过于充实过好每一天。      走出一片艳阳天   3月1日,是马永俐44岁的生日,也是她坠入江中失踪的第80天。   一张嘉华蛋糕卡和一份雅致的生日卡如期寄到家中,“祝您生日快乐,家庭幸福!公司的发展倾注了您的心血和奉献,在此向您表示衷心感谢!”   署名是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和公司工会委员会。   此刻,这份温暖的心意让人心碎。   为每一位职工送上生日蛋糕、鲜花以及祝福,这是2007年11月,马永俐升任公司党群部总经理后的第一个举措。   短短六七年间,太平洋证券已由区域性券商走向全国,公司有接近900名员工,在昆明、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各州市设有29家营业部。如何打造企业文化?如何树立企业社会形象?如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马永俐深深思考。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什么呢?是对产权的尊重,是对人的尊重。”在《解决我们面临的管理问题向解放军学习》一书里,马永俐在这句话下面画上着重符号,并作出注释: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工作本身应该能够带给职员快乐和成就感,在工作之外,应鼓励所有员工追求身心的健康,追求家庭的和谐,追求个人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她相信,企业党群工作大有可为。   曾经被视为不创造效益、不引人关注的企业党群部因为马永俐的加入而变得风生水起。   首届“致远杯”员工演讲比赛开赛后,分散在昆明、北京、上海、深圳4个地区的员工第一次这样热切关注彼此;成立业余文艺队、业余足球队、业余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后,南来北往的员工发现:走出“冰冷的”业务数据,生活有了激情与活力。   没有人忘得了“激情飞扬团队熔炼”体验式拓展培训结束时,由于两位员工最后一个项目没有过关,参训的上百号人同时大哭起来,培训教练说:“为了这齐心协力的哭声,你们全体过关。”后来有员工网上留帖说,比赛是一种经历,留下的是一段回忆,托起的是太平洋证券辉煌的明天。   还有,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南北东西,一束大红玫瑰总会绽放在某位“寿星”面前。北京员工张伟明在公司BBS论坛上的一番话被许多人下载保存:“感谢公司能记得每一位员工的生日,这是一种和谐企业文化的体现。公司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使它健康成长,我们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这个冬天不太冷。”   从怒江扶贫归来,她没有回家,而是买上礼物直奔公司派出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家中,把他们在当地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告诉家属,让家属放心。   马永俐殉职前半个月,北京营业部一位员工的父母在西藏旅游时出车祸身故,马永俐主动向公司提出要亲自去已天寒地冻的西藏帮助善后。她说:“由总部派人去,代表的是公司的诚意,对失去亲人的职工来说,安抚的力量更大。”   一名好军人,同样也能做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谁说女子不如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