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7日凌晨,大地还在沉睡,昆明市长城小区某楼5层的灯光就亮了起来。马永俐那天起得特别早,她叫醒丈夫刘光富,一起帮忙找捐赠的衣服。自己的毛衣、丈夫的夹克、上军校的儿子留下的衣服,大号纸箱塞了又塞,压了又压。一切准备好后,她交代丈夫:老刘头,麻烦你上班顺便把衣服搬到小区门卫吧,一会单位来车接我时拉走!

这是她受太平洋证券公司委派,第8次去怒江州贡山怒族独龙族自治县普拉底乡开展扶贫工作。这一次,她带领三位同事去的任务有三项:一是检查2010年的扶贫项目落实情况,二是研究布置2011年公司的扶贫项目,三是与乡里沟通调整扶贫驻点指导员。除此之外,她还想到要捐些衣服:冬天到了,高黎贡山深处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吧?山里那18个孤儿和73个困难老党员能穿的暖吗?

要是平时,刘光富也许会半开玩笑地数落她两句,但那天早上,刘光富特别为马永俐所做的一切感动,毫无怨言地帮妻子做着一切,从5楼把箱子扛下来后,他还给特意妻子打了电话,叮嘱她别忘了带走放在门卫处的衣服。

然而,刘光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早上竟成了他们这对战友夫妻的永别。

129日下午4点多,马永俐和公司同事刘荣、鲁新完成扶贫任务,返回途中在离怒江州府六库不足20 公里的地方,因下雨道险路滑,车辆坠入怒江。

在这次事故中,刘荣重伤被送往医院。33天后,鲁新的遗体被发现,而马永俐至今音信全无。

马永俐,你在哪里?磅礴的高黎贡山沉默无语;马永俐,你在哪里?奔腾的怒江水没有回音……

马永俐的遇难,牵动着公司上下,公司领导王超、聂愿牛第一时间赶来,布置打捞工作;牵动着她扶贫的普拉底乡,书记、乡长不顾山高路险,连夜沿着马永俐走过的路疾驶而来;牵动着刘光富所在的昆明市地方税务局,单位派车派人陪同刘光富驱车赶往怒江;牵动着她的同事、朋友,人们从不同地方赶到出事地点、赶到马永俐家里,追思这位做事果敢坚定、心地淳朴善良的女性;牵动着被她温暖过的学校师生们,他们以写信、画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最质朴的心愿。

令人牵挂和怀念的马永俐,是一名女自主择业军转,1967年出生,1989年西南民族学院毕业后入伍。在边防部队干部科工作10余年中,马永俐被评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是云南省妇女联合会第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2003年转业后选择自主择业,20042月进入太平洋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她从普通员工,到薪资专员、人力资源部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党群部总经理。

看到大山深处里最好的建筑是各式教堂,而许多村党支部活动室只是一间破旧的平房,连基本的书报都没的,马永俐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200712月,根据云南省委的安排,太平洋证券公司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牵手怒江峡谷深处的贡山县普拉底乡,进行对口扶贫。党群工作部总经理马永俐担任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从那时起,她的心就与生活在这里的党员群众连在了一起。

早在100多年前,西方传教士就一直眷顾着贡山这个拥有三江明珠之称的地区,多种教派在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之间的怒江峡谷里争夺信教群徒。传教士办教会学校,教育教徒不喝酒、不抽烟、讲究卫生,不杀生祭鬼,在少数民族中发展了为数不少的信徒。据普拉底乡党委书记黄玉露介绍:普拉底乡共6500人,6个村、56个小组,全乡9个支部、27个党小组,党员354人。而全乡共有19个教堂、仅信基督教群众就达1100多人,占总人口的19%

马永俐第一次到普拉底乡对口帮扶调查摸底时,乡领导把她领进乡党支部活动室,这是一间很旧的平板房,屋里没有书报、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只有几条破旧的桌椅板凳,党员们最多的活动是在空荡的屋外晒太阳。她来到屋外空地上举目远眺,看到怒江对岸有几处精巧别致的建筑。人们告诉她,漂亮的建筑都是教堂。强烈的对比,深深地刺痛了马永俐的心。乡领导说,党员活动室确实是寒酸了些,可是,乡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哪能舍得在这方面投入呀?作为企业党群部经理,几年来的党务工作实践,使马永俐清楚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在普拉底乡的几天里,马永俐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她一直在思考:党员活动室应该给党员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怎样提高党员活动室对党员和群众的吸引力?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什么途径贯彻到党员中去?

回到昆明后,她立即向分管党务工作的公司副总裁聂愿牛汇报,提出扶贫不是上几个项目、给一些钱,还要发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当前首要的是要有一个丰富党员思想的活动场所。马永俐的建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并让她牵头提出扶助党员活动室的项目方案。经过马永俐反复推敲,方案出台了,并在公司办公会上获得通过。之后,她又开始着手一系列购置安排,大到电视机,小到水壶,每样物品都亲自过问。公司扶贫点的四个党支部的活动室,有三个都是马永俐和同事到来之后建成的。活动室里配备了办公桌椅、文件柜、书柜、沙发茶几、宣传栏。

乡党委书记黄玉露说,通过几年的建设,各村党员活动室初步建成,使党组织活动得到有效的开展,党员们可以在这里上网、读报读书、看电视、打台球,可以用音像设备开展业余活动,这里成了党员们和年轻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有的党员走山路累了就想去活动室休息一下,把这里当成了家。党员活动室渐渐成了党员心向神往的活动场所。

有一次,马永俐到普拉底乡落实项目,顺便了解党员活动室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她看到一些来参加活动的老党员衣衫褴褛,有的还赤着脚,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细心的马永俐潸然泪下,乡里有多少这样的老党员呢,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在她的建议下,乡里开展老党员生活状况排查,对有困难的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很快,马永俐手里拿到了全乡73名生活窘迫的老党员名单。为了帮助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过冬,回到公司后,经过一番努力,她促成了公司对全乡7350岁以上老党员的帮扶。一向坚持原则的她,甚至动用了原来所在部队的私人关系,批发了物美价廉的被褥、军大衣和鞋子,还给老党员的家里送去了大米、香油。

此后的4年时间里,她每一次来普拉底乡,都要到活动室看看,都要与老党员们拉拉家常,送钱给物,关心备致。她还叮嘱公司历任驻乡的扶贫指导员,要关心党员的生活,他们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要第一时间告诉公司,告诉她。

村间路修上了,致富树栽上了,生活改善了,我们想让马总多看看村里的变化,可她却离开了我们……

怒江州下辖泸水县、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贡山怒族独龙族自治县,被称为云南省扶贫攻坚上甘岭的国家级贫困县,按照国家人均年收入1196元的贫困标准,仍有96%的独龙族、90%的怒族、89%的普米族和90%的傈僳族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被称为是边疆中的边疆、民族中的民族、山区中的山区、贫困中的贫困

而贡山县又是怒江州最北面、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个县。东面是碧罗雪山,西面是高黎贡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普拉底乡就分布在这沟壑相错的怒江大峡谷两岸,6根溜索曾是联系两岸65个村组的交通工具,凌空飞溜的惊险在当地人眼中是那么的平常。

看天一条缝,看地一条沟;出门过溜索,种地像攀岩。这是贡山县普拉底乡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

2008年初,马永俐第一次来贡山县普拉底乡。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对接,她坚持走村入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由于村民居住散落,许多村落需要23个小时才能走到,马永俐却坚持尽可能地走遍每一村,每一户。在力透底村僳傈族村民家中,她躬腰走进低矮潮湿的竹笆茅草房内,眼前四壁空空,处处透风,从房顶盖的木板之间还透射下阳光,主人赤着脚穿着补丁衣服请她坐,她在火塘边的竹笆上,和这家主人聊起来,尽管语言不是很顺畅,有些话还需要同行的村干部翻译,但面对如此贫穷的村民,面对远远超出想象的贫困,看到村民质朴和激动的笑脸,马永俐怎么也笑不起来。她听着、想着,眼泪就掉了下来:自己既然来了,就要为老百姓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不能辜负贫困村民的期盼。为了这份心底的承诺,马永俐三年来8次进出贡山,每一次进山,都要把要办的事记在小本上,在她出事的地方,人们找到了一本从车里摔出的笔记本,上面记着一件一件要办的事。

在力透底村村头,村民们竖着一块石碑,碑曰:普拉培朵,家园福祉;朝披霞光,夜沐银辉;唯数千米道路,坡陡路窄;晴扬尘土,雨溅泥浆;行者艰难,制约发展;时逢太平洋证券公司,情系怒江,捐资20万元,耗时两个月,修成此道,惠及百姓……

2009年初,马永俐与公司第二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黄洁来到贡山县普拉底乡力透底村。力透底村本身就在山腰上,可抬头望去,山顶上还隐隐约约看得到村庄。村民们说,这样的自然村组还有9个,都居住在怒江峡谷两岸的山坡上,村民最大的困难是行路难,很多地方是在近70度的陡坡上蜿蜒。马永俐看到的村庄是培朵村组,从力透底村上去要爬10公里山路。由于山高坡陡,行人雨天便是一身泥,晴天便是一层灰,雨天还经常发生人畜坠崖的事,49129位村民日盼夜盼都想把下山的路修好。马永俐坚持要带指导员黄洁上去看看,10里山路爬了45个小时,真正体会到村民的行路难。之后,她把实地调查和精心整理的有关数据、方案向公司领导进行了汇报,她还以当时培朵村民小组人口总数计算,算出人均78米路。公司有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修建这条路究竟有多大的经济价值?面对疑问,马永俐解释说:从当地人民经济社会发展来讲,从民族团结来讲,都迫切需要这条路。路要是不通,帮助他们脱贫、发展成了一句空话。从我们对口帮扶单位来讲,建国快60年了,还有这么贫困的群众,我们真是心有不忍呀!。在马永俐和同事们的努力和坚持下,公司做出了决定:不管有多少困难,公司也一定要把这条路修通修好!经过筹划,公司最终决定捐资修建一条宽 1.2米,长10公里的水泥硬道。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条水泥硬道从山脚修到了山顶,从此实现了培朵小组全体村民祖辈的心愿。峻工那天,培朵小组家家户户,身着盛装,敲着铓锣,从散居的各处沿着新路步行到公司新农村指导员驻扎的力透底村,以傈僳族传统的节日礼仪庆祝,马永俐和她的同事们,与村民一起,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热泪!

2010818日,贡山县普拉底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67人失踪,另有7名伤员被送往普拉底乡卫生院救治。灾情发生时马永俐正在四川老家休假,当晚收看云南电视台新闻时,她震惊了:这不就是我扶贫的地方嘛?她心疼得哭了,当天晚上就打电话给正在普拉底乡的公司新农村指导员了解灾情。第二天一早她就打电话给公司领导,汇报了党群工作部对救灾工作的初步考虑,并立即结束假期回到昆明。她代表公司向灾区发去慰问电,并安排驻村蹲点的新农村指导员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认真做好救灾工作,并在公司发出倡议书,组织公司员工为贡山县普拉底乡灾区的人们献爱心。在她的组织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募集了8万多元,并迅速送到了灾区,注入到普拉底乡灾区的恢复重建和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自救之中。据统计,从2007年到2010年,太平洋证券公司通过扶贫小组办公室,共向普拉底乡捐资80余万元。

乡长杨玉华说,普拉底乡是贫穷的也是幸运的,贫穷的是我们生活在这看山愁、望水忧的自然环境中;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太平洋证券公司这样的帮扶单位和马永俐这样的好军转干部。普拉底乡人均收为2518元,不到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1/3,但在贡山县4乡一镇中,收入还算最高的。这要得益于我们前几年栽种的草果、核桃和漆树,这些要占到收入的一半。在草果和经济林销售上,马永俐和公司的同志们真是想尽了办法、操碎了心。

力透底村村支书是一个淳朴得不肯多说一句话的退伍军人,谈起马永俐代表公司为村里做的许多好事,他十分惋惜的说:马总帮助我们把村间路修上了,致富树栽上了,生活改善了,我们想让马总多帮助我们,多看看村里的变化,可她却离开了我们……

孩子们,我是代表太平洋的领导和叔叔阿姨们来看你们的,他们都在北京、上海很远的地方,不能一一来看望你们,但是心意和我是一样的,你们要好好学习,努力成材,将来做一个优秀的贡山的建设者……

20084月,一张十来人的合影照片从腊咱小学寄到马永俐身边,照片上的孩子拘谨地笑着,穿着合体的新衣服,他们好多人是第一次照相。但在马永俐看来,清晨的阳光下,孩子们的笑脸比阳光还要灿烂。她和同事们端详着照片,欣慰的笑了。因为一颗颗真挚的爱心,让太平洋证券公司的员工成为了这大山深处孩子们心中的一缕缕阳光,一份份温暖。

看到照片,也让马永俐想起几个月前,她和公司领导第一次去腊咱小学时的情景。时值冬天,操场上的许多孩子却光着脚板,作为母亲的她眼睛湿润了,心微微地发疼,他们多么需要帮助啊。从这一刻,使她感悟到——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党群工作部的杨波,曾是公司派驻的第一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他是随马永俐一起看望腊咱小学孩子的。他记得马总回到公司后就倡议大家扶贫济困送温暖,短短两天,就收到了300多件衣物和学习用具。马永俐的倡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重视,公司决定为腊咱小学的学生捐赠运动服和运动鞋。马总细心地记录下每个孩子的身高、体重,不仅考虑到尺寸,还考虑到颜色和款式

党群工作部的毕丽华说,为了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衣服,马总带着我们在昆明跑了10个商家,最后又与确定购买的商家经理谈了整整一个小时。马永俐对扶贫的真心感动了公司以外的人。当这位经理得知她是为山区的孩子买捐赠衣物,当即决定按成本价销售服装,还掏腰包捐款3000元。于是,腊咱小学的每名学生都穿上了崭新的运动服和胶鞋。之后,腊咱小学的孩子们,又陆陆续续从马永俐手中接到了捐赠的被褥、文具等。

原腊咱小学校长余仕辉回忆说,马总是个心细的人,她看到孩子身上很脏,了解到是因为江水凉,住宿的孩子们常年不能洗澡的原因,就决心把为学校修建男女浴池列为扶贫项目,最终建成了两个太阳能洗澡间,使孩子们每周能洗两次热水澡。

在普拉底乡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有18个孤儿,他们成为了太平洋证券公司中高层领导结对帮助的对象,每人每年捐出500元生活费,直到孩子毕业。

2010129日上午,是中心学校18个孤儿最快乐的日子!校团委书记单红义告诉孩子们一个好消息:时刻关心他们的马永俐阿姨来了!在学校办公楼的一角, 18个孩子换上了量身定制的运动服,围拢在马永俐身边,马永俐和同事刘荣、鲁新给孩子们每人两包饼干。看着比自己儿子还小好多的这群孩子,她留下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视频,她嘱咐孩子们:我是代表太平洋的领导和叔叔阿姨们来看你们的,他们都在北京、上海很远的地方,不能一一来看望你们,但是心意和我是一样的,你们要好好学习,努力成材,将来做一个优秀的贡山的建设者……

看完孩子,已经11时许。为了减轻乡政府的负担,他们没有接受乡里吃饭的挽留,一行人踏上了回昆明的路途。意外发生在4个小时后。噩耗传来,孩子们哭成一团,腊咱中心学校的刘校长连夜驱车200多公里赶到出事地点的福贡县大兴地乡,看着滚滚而逝的怒江水,泣不成声,他按照傈僳族最高礼仪,在出事的怒江边上举行了祭奠仪式;而孩子们则以他们的方式,给他们的马阿姨寄出了一封封质朴感人的信,画出一幅幅表达思念的图画。他们坚信,这些信和画,马阿姨在天国里一定可以看到。

你有高黎山作伴,你与怒江水相依;你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开始,你的事业以更多人的参与而延续

马永俐丈夫刘光富这些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自责中度过,为什么平时对小马关心的太少?为什么没能给她更多的支持?去年9月,儿子刘峻豪以优异成绩考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后,马永俐就与刘光富商量,将来退休后想到怒江普拉底支教,用一个普通人所能做的一切,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在深山里渴望着阳光和雨露的孩子们。刘光富说,已经和儿子商量好了,小马是因为这次事故而离开了她心爱的事业,对妻子对母亲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她的事业,一家人商定,以马永俐所从事的扶贫事业为新的起点,和太平洋证券公司一道,继续为怒江深处的孩子们奉献爱心。

31日,在纪念马永俐生日的晚宴上,刘光富所在的云南省昆明市地方税务局领导也表示,马永俐从事的是崇高的扶贫事业,她为扶贫事业献出生命,死得其所。刘光富为贡山扶贫事业献爱心,一定要算上我的一份。

 2011126日,太平洋证券公司与云南省怒江州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总裁王超与怒江州州委常委、副州长赵志勇现场签订了协议。在签约仪式上,王超表示,马永俐永远是太平洋证券的一员,公司仍将继续完成马永俐同志未尽的扶贫事业。为积极促进怒江州的金融发展,公司将为怒江州积极筹划发行债券,今后还将就怒江州丰富的生物、矿产等资源项目与国内外的投资者牵线搭桥,在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培育当地拟上市公司等方面与怒江州进行全面合作,为怒江州的金融发展、提升投融资环境、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目前,一项替怒江州发行5亿元债券的工程已经率先启动。

20112月,太平洋证券公司新一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已经奔赴普拉底乡,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整村推进扶贫攻坚的要求,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战役即将打响,马永俐和太平洋证券扶贫的事迹和精神必将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们,为大山深处的人们源源不断送去更多的帮助和温暖。

马永俐用她43岁的短暂一生,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她用一次意外的陨落,彰显了另一种崇高;别去问值还是不值,最高的价值从来是用自身去实现的;别去问老天公不公平,因为天堂里也需要这种乐于奉献的人。她在冰冷的怒江中轮回,却带给世人一个温暖的启示。

在怒江州府六库,至今还张贴着寻找马永俐的启示。3个多月过去了,尽管不愿提及,却还不忍放下。儿子刘峻豪说,人死后有4种葬法:天葬、火葬、土葬和水葬,妈妈选择了第4种葬法,妈妈是怒江的女儿,她想与高黎贡山作伴,她想与怒江水相依.如果找不到妈妈,你总会看到怒江那奔腾欢快的浪花吧,她就是怒江里那朵最美丽的浪花。

追忆马永俐

同事刘荣:我永远记得她

从劫难中生还的刘荣,至今无法释怀。同为军转干部,他与马永俐共事整整7年,更是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公司的扶贫活动。2010127日,作为太平洋证券公司党群工作部的副总经理,他与总经理马永俐、行政中心的鲁新一起前往挂钩扶贫的贡山县普拉底乡,看望新农村指导员,并调研新一年的扶贫项目。9日上午,在结束工作后,马永俐提议到普拉底乡小学看望公司资助的孤儿,给孩子们捎去了饼干。她鼓励孩子们给资助他们的叔叔阿姨写感谢信,并告诉孩子们不用花钱贴邮票,把信交给新农村指导员就行。

中午,三人像以前一样,婉拒了乡干部邀请吃饭的好意,开始返程。山区的天气多变,这天下起了雨。车子开往200多公里外的怒江州政府所在地泸水县。因为三人都是军转干部,思想观念上比较接近,有很多共同话题,一路聊天。刘荣记得,马永俐和他说起,来之前,同事杨波希望他们顺路捎一些当地特产老窝火腿。出事前十几分钟,刘荣因身体不适,迷迷糊糊在后座睡着了。

灾难发生在距离泸水县不远的福贡县大兴地乡的一处弯道,三人所乘的别克商务车车轮突然打滑撞上山体,在巨大的反作用力下,车子翻滚到道路另一侧,坠落于怒江水中。刘荣与后备箱的东西一起被甩出车外,当场昏迷,开车的鲁新与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马永俐坠入江中。

刘荣目前已经出院重返工作。他对我们说起马永俐送给他的一件生日礼物,一个价值几百元的手包,他说,自己再也不能用这个包了,这是马永俐留下的纪念。

云南省军官转业安置工作二处处长苏丽萍:

她的精神值得所有自主择业干部学习

苏丽萍作为云南省军官转业安置工作二处处长,与马永俐有过多次接触。在她眼里,马永俐作为一名选择自主择业的团职女军官,转业后不是依靠组织介绍去就业,而是自己主动到太平洋证券有限公司去竞聘,从普通的员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中层领导职务。她这种以积极态度去就业的精神特别值得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学习。更难得的是,马永俐从来也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更没有忘掉部队的传统和作风,而是将部队吃苦耐劳的传统和作风带到企业里,让企业从中受益。

苏丽萍特别提起马永俐参加云南省第一届创业论坛的发言,她清楚地记得发言稿题目是《走出一片艳阳天》。她的发言其实就是她转业后就业的心路历程,我能感觉到,马永俐是一个乐观向上、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正是她自身阳光、坚毅的性格,使她在面对工作压力和困难时不会当逃兵,而是在学习和奋斗中得到充实和快乐,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

面对马永俐的离去,苏丽萍说,马永俐带领的扶贫团队,用真心与汗水在怒江大峡谷兢兢业业帮扶贫弱。虽然汹涌的怒江水吞噬了她,但她相信,马永俐的精神将会激励更多的人投身这项不平凡的事业中。

战友李琦:她是部队历练出的优秀干部

李琦和马永俐相识于1993年,那时马永俐担任蒙自军分区干部科干事,官职不大、权力不小。在李琦的印象中,马永俐从未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过任何利。对工作,马永俐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常人难以具备的责任心。1996年,全军正在进行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和裁军,对于分管一个作战军分区数千军官的干部科来说,所有工作都集中在马永俐分管的干部档案和数据库等工作环节。马永俐的爱人当时正在边防连队,小孩无人照顾,她硬是带着几岁大的儿子从蒙自连夜乘火车到昆明进行移交。白天,把孩子交给招待所或战友家里代管,晚上,她就带着孩子在办公室加班,经常在办公室并两个椅子,脱下外套让孩子先睡。在众多军分区男同志眼里,马永俐是个不简单的女军人。她的工作也受到军区的多次表扬,成为全区部队的样板。

这样一个马永俐,在2004年选择勇敢转身,离开部队,为当时很多不愿转业的女干部做出了表率,为部队带来一种新风气。李琦说,马永俐是部队历练出来的一位优秀干部,她离开部队这几年的发展情况,给战友们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和榜样的力量。

普拉底乡党委书记:她是亲切热情的人

普拉底乡党委书记黄玉露,和马永俐的直接接触比较多。公司派来的指导员帮助我们销售特产草果,2010年全乡人均纯收入2518元中,有1117元都是销售草果的收入。马永俐对驻村指导员要求非常严格,黄书记说,有一次指导员因为一些事情离开村子,没有请假,一向关心指导员生活,为他们申请各种补助的马永俐得知后,狠狠批评了指导员。在他的印象中,马永俐是一个亲切热情的人,有一次他去太平洋证券公司办事情,忙碌的马永俐专门安排人陪他在昆明逛逛。

为了减轻乡政府的负担,马永俐和同事每次到乡里总是办完事情就走,从来没有在乡里吃过饭,只有一次例外,201038日,马永俐来到乡政府调查扶贫项目,与黄玉露一起在乡政府院内的石桌旁聊天,谈起要为村里修建水泥村间道的事情,后来拉起了家常,马永俐聊起即将读军校的儿子,说了很多。因为时间晚了,黄玉露留马永俐他们吃了一顿饭。128日,马永俐出事的前一天,黄玉露和她从下午四点谈到七点,说起禾波村的办公地点已经是危房,需要筹资改建,还决定再修一条水泥道。9日上午,普拉底乡学校校长为了表示感谢,想陪同马永俐他们到贡山最有名的景点怒江第一湾和丙中洛乡游览。马永俐和刘荣、鲁新商量,为了给学校节省经费,放弃了游览安排,决定去学校看望孤儿。这一次,成了她与孩子们最后一面。

普拉底乡孤儿:我们心中温暖的阿马

阿马在傈僳语中是妈妈的意思。在傈僳族男孩双小林心里,阿马是个遥远的词汇。从小失去的父亲的他,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亲生母亲因为不堪贫穷逃去外省。五年级六一儿童节刚过,双小林的爷爷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奶奶相依为命。马永俐的到来,让他渐渐感受到了阿马的温暖。已经读初二的双小林在感谢信中回忆了最后一次见到马永俐的情景:1210日(应为9日)上午10点过47分左右,有几位叔叔和阿姨来看望我们,我和(他)们说了许多贴心的话,(他们)和我们一起照了几张照片,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作一个贡山的栋良(梁)之才,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还给了我们每人两包饼干,这两种饼干我还没有吃过,这次我吃到了,非常美味。在晚上我带着这美味的感觉睡了一个舒适的觉……听到叔叔阿姨在返回的路途中出了车祸的时候,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悲伤。从中我感悟到了,我要努力,要努力学习,我不能辜负叔叔阿姨们的期望,我一定要成为贡山的栋良(梁)之才

和双小林一样,现在读五年级的褚玉兰也是马永俐他们资助的18名孤儿中一个。得知马永俐他们出事的消息,褚玉兰画了一颗心和一盆花,用稚嫩的语言写下了心中的感受:阿姨,老师把你们的遭遇告诉了我,我觉得我的心变了,可我想去看您,我时(实)在没办法,我们总有一天会再次见面的,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各种事故,但我相信这是人间的一种痛苦

得知马永俐出事的消息,孩子们都哭了。阿马不见了,再也不能来看他们了。他们给阿马写了很多信,坚信阿马一定能看到。

丈夫刘光富:她是个坚强的理想主义者

马永俐家的房子离军队驻地不远,能听到熟悉的军号声。她的爱人刘光富是一名计划安置军转干部。采访那天,是马永俐的生日,刘光富一直默默讲述着他眼里的马永俐,没有掉一滴泪。直到说起127日马永俐最后一次去扶贫,他忍不住眼圈红了,几乎无法继续下去。那天早晨,马永俐对我说,老刘头,请你帮我把这些东西(马永俐为孩子们捐的衣服等物品)抬到楼下值班室,待会公司车来了直接带走。搁在往常,我都会开玩笑地抱怨几句,可是那天我什么也没说,帮她把东西抬下去,还专门打电话嘱咐她别忘记带走。

在丈夫看来,马永俐是一个好强、执着的人,当年还在大学里就崇拜军人。毕业后,她主动找到部队领导,要求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国防科工委。为了支持在云南边防服役的丈夫,她怀着七个月的身孕请求调到蒙自军分区工作。因为丈夫一个月才回一次家,马永俐一边工作,一边带儿子。自主择业到太平洋证券公司后,她付出了很多艰辛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刘光富很后悔以前对马永俐的扶贫工作关心不够。马永俐每次回来都和我说那里的群众多么贫困,多么苦,要扎扎实实做好扶贫,从来也没有说过自己有多累。她去扶贫那么多次,我却不怎么了解贡山县究竟是什么样。如今,马永俐在学校留下的最后一段视频,成为刘光富回忆妻子的珍贵影像。一想她,我就会看这段视频,反复看了很多遍。

马永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一次,她在家看到电视剧《我在天堂等你》,看得很感动,对我说,要在退休后去支教。她喜欢读小说,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曾打算写一本军旅题材的小说,因为工作忙,只写了两页纸。

出事的当天,刘光富接到电话后连夜赶到现场。马永俐随身携带的包被甩出车外,里面的手机、相机、电脑一样也没有丢,还有一本小说《香樟树》和一本笔记本,那里面记录了刘光富和儿子所穿衣服的尺寸,细致到袖子长短是多少。后来,刘光富和儿子一起把《香樟树》烧在出事地点。

儿子刘峻豪:母亲永远活在我心里

儿子刘峻豪从小由马永俐一手带大,母子情深。2010年,刘峻豪考入军校,成为马永俐心中最大的骄傲。儿子的离家成为母子间最后的告别,曾有一次,马永俐借出差的机会想要到学校探望儿子,刚刚入伍的刘峻豪不想让妈妈来,马永俐理解儿子,最终没有成行。127日晚到达怒江州六库镇,刘峻豪主动打电话问候妈妈,马永俐在电话结束时说了一句:宝贝,妈妈爱你!同行的刘荣、鲁新借此开起了马永俐的玩笑。

谁承想,这句话,成为马永俐留给儿子的遗言。得到妈妈出事的消息,刘峻豪匆忙从学校赶回,当晚与父亲一道驱车到事故现场。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仍没有妈妈的消息。望着湍急的怒江水,刘峻豪对爸爸说:我相信,妈妈是接受水葬的,因为她的性格就像怒江

2011119日,马永俐的追思会举行,刘峻豪头天夜里把自己关在房间,一口气写下了对妈妈的倾诉。人活着,就要活出应有的价值,只为自己活着,那人生就是失败的,既无价值可言,又难以被人铭记。如果一个人在为自己奋斗的同时,更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拼搏,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华美的,其音容笑貌一定会被人们铭刻在心底。我深信,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刘峻豪坚信,只要他心中母亲的形象没有淡漠,母亲就永远活在他心里

                  ------(转自《转业军官》 盛大泉 杨学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