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朝春愧对家人
他愧对家人:67本日记,成最珍贵的遗物
“11月2日,出院又上班,了解前段时间相关工作情况,研究了‘两违’处置办法……”
“11月3日,上午出席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式,回来后,有人反映一个移民生活很困难,叫徐清梅,靠捡垃圾为生,派周洪清去调查核实……”
“11月18日,《移民特别个体公租房申报初步意见》:一、符合条件的移民,按一般方式申报。二、特别个体,必须是中低收入,无房居住或住房困难的户……”
11月19日,熊朝春的日记本在这一天变成了一片空白……
“好想看到几句你写给我们的话啊!”王平凤哭着收拾丈夫的遗物。除了工作日用品、几个药瓶外,最大的收获就是一大摞工作日记本,她细细数了数,一共67本。
王平凤一边哭,一边翻,日记本上丈夫俊秀的字体,全是工作安排部署、来访人电话,事情经过,以及交办情况、办理结果等。
王平凤好希望在笔记本里看到丈夫留给自己和儿子的话,哪怕一句也好!可她失望了。
“你这一辈子,心里只有工作啊,你对得起我、对得起儿子啊?”王平凤清理着笔记本,忍不住失声痛哭。她的脑海里,又闪现出来过去的那一幕幕场景:
那是2014年腊月十四日,王平凤50岁生日,因为是整生,熊朝春总算没有忘记,早晨出门时,他笑着给妻子承诺:“我今天一定早点回来给你过生。”
“你怎么还不回来?”冬天黑得早,过了傍晚6点,还不见丈夫的影子,王平凤拨通了他的电话。
“不好意思哈,有移民上访!”说完这两句,电话“嘟”的一声,挂断了。
王平凤望着做好的一桌饭菜,傻傻地等着。
时钟指向了深夜12点,熊朝春还没回来。
第二天,王平凤才晓得,熊朝春是次日凌晨2点才回家的,仅仅吃了碗方便面。
……
多年来,王平凤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个“甩手丈夫”,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比如孩子读书、老人生病、家里装房子……熊朝春永远顾不上,王平凤由最初的生气、抱怨、无奈,最后变成了心痛和理解。
“在我的记忆里,爸爸太忙了,他管我的时候太少太少。”儿子熊奇红着眼睛说,他在重庆读大学这几年,父亲没去学校看一眼,“我回开县工作这3年,老爸和我们一家人好好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他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说好找个假期,一家人出去耍一回的,现在……”熊奇说到这里,哭着说不下去了。
“等我退休了,就让你退休,家务活我全包,说话算数!”王平凤永远忘不了丈夫的这句温情承诺。
可谁知道,这句“说话算数”,如今却成了“敷衍”家人的一句悲情“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