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工刘付宗之死 集中了东莞用工问题的各种元素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非法使用童工问题。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离家打工,每天要在流水线上工作10小时以上。他所要承担的压力,既来自于超出体力的劳动负荷,更来自于难以适应的社会交往——他被迫过早地踏入社交圈,需要周旋于各个年龄层的社会群体之间,这本不该是一个14岁的少年所须面对的压力。
也正因此,非法使用童工,既是一个严重的违法问题,更是一个该受苛责的伦理问题。
媒体曾在2008年集中报道过东莞凉山童工买卖事件,这之后,东莞大力整顿非法使用童工问题,企业大规模使用童工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不过,这一问题却并未绝迹。近年来,东莞人力资源部门每季度公布的非法用工企业名单上,总有少数几家企业因使用童工而上榜。
事实上,相比于用人企业,作为劳动力中介渠道的劳务派遣公司,在促成非法使用童工问题上或许有着更恶劣的影响。一些劳务派遣公司,由于受到的日常监管不足,便敢于随意窜改童工身份,将其送入工厂,一些悲剧便由此发生。
童工刘付宗之死,实际上再次警醒我们,东莞的童工问题从未绝迹,相关部门的日常监管和惩处力度仍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