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庙梧州城北桂江东岸,桂林路北端,始建于北宋初年
传说龙母姓温,于周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出生在藤县水东街孝通坊,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温氏幼时因洪水被放在木盘漂流到广东悦城,被一姓梁的渔翁救起并抚养成人。有一天,温氏在溪边拾得一卵,细心养护下,里面生出五条小龙,长大后被放归大海。从此,人们把温氏称作龙母。善良聪明的龙母立下誓言:要利泽天下,为老百姓做点好事。她苦学本领,了解各种知识。为了解除百姓病痛,她上山采药尝试百草,精通了各种医医术后,经常救死扶伤。为了治理恶劣的环境,龙母在五小龙的相助之下率领南越、西瓯的群众开荒山、治旱涝、导江河、抗洪水,战胜许多自然灾害,使老百姓过上风调雨顺的日子。龙母去世后,秦始皇封其为秦龙母,以示尊崇。后人为了纪念龙母,在西江流域建了无数龙母庙,梧州龙母庙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
龙母庙占地面积约为十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正殿、后殿、行宫、龟池、商场、停车场、龙母码头等设施。龙母庙正殿雄伟庄严,雕梁画栋,气势壮观,38米高的龙母圣像屹立前方。正殿左侧殿供奉龙太子,右侧殿供奉傅大将军像。正殿后的中座,悬挂着龙母进京巨幅浮雕(这里的“京”指秦都咸阳),这一幅浮雕,记述了龙母应秦始皇之邀,北上晋见秦始皇的故事。后宫陈列着龙母床和龙太子床。主殿右侧为龙母行宫,宽敞明亮,底层为接待厅和办公室,二楼供奉着关帝神像。主殿的左侧有一清水池,内有一头万年长寿石龟,龟背上驮着一块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大型石碑“总府题名碑”。龟池后山壁上有一大型浮雕“五龙喷水壁”,是根据龙母养育五龙子的神话传说而创作的艺术精品。
梧州每年都举行一系列龙母文化旅游活动,正月廿一为龙母开金库,五月初八为龙母诞辰,八月初一为龙母得道诞,十一月初一为朝母节。作为中华龙文化在西江流域的体现,龙母文化影响遍布珠江流域,并流传到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之中,每年都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