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龙母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1857176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11月01日

八月初一,举办龙母得道诞期活动

发布时间:2011-11-03 23:06:4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在梧州市区河东防洪堤桂江段往北方向尽头,有一座为纪念中国第一个河神龙母而建的庙宇:龙母太庙。龙母太庙原来的名称是龙母庙,前几年才改称龙母太庙。为什么要加一个“太”字上去呢?这就要了解龙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或神。

根据传说,龙母姓温,于周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出生在藤县水东街孝通坊,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温氏幼时因洪水被放在木盘漂流到广东悦城,被一姓梁的打鱼翁救起并抚养成人。传说有一天,温氏在溪边拾得一卵,里面生出五条小龙,经温氏细心养护,长大后放归大海。从此,人们把温氏称作龙母。龙母在五小龙的相助之下,带领人民抗洪治水,让老百姓过上风调雨顺的日子。龙母去世后,秦始皇封其为秦龙母,以示尊宠。秦后历代又屡加封号,全部加起来,龙母的头衔就是“程溪永安永宁永济夫人灵济崇福圣妃护国通天显德昭显溥佑广荫龙母水府元君”。后人为了纪念龙母,在西江流域建了无数龙母庙,最著名的为悦城龙母祖庙、梧州龙母太庙和藤县龙母家庙。传说中的龙母只有一个,并不是现在有人所说的那样:悦城的龙母是女儿、梧州的龙母是母亲。准确地说,龙母是西江流域的河神,她在梧州的藤县出生、在悦城长大、死后埋在悦城。梧州的龙母庙称太庙,并没有梧州龙母是悦城龙母的母亲的意思,而是说梧州龙母太庙的历史比较悠久罢了。

龙母是古代先民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产物,把利泽天下的西江古苍梧氏族首领升格为神,遥远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落到了人间,起到了实实在在保护苍生的作用。从前,商船每逢路过龙母庙,都要行“一慢,二拜,三通过”之礼:先放慢航速,朝龙母庙方向放鞭炮、烧香、打鼓、三磕头才通过。与海神妈祖一样,中国第一个河神龙母是人格化的神,其内涵是对母性和水的崇拜,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的本根文化和水文化的意识。作为中华龙文化在西江流域的体现,龙母文化是梧州最有影响力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旅游。

龙母太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和雍正年间均曾重修,是广西少有的保留宋代建筑特色的文物古迹,兼有宋、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价值;是研究南方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是探讨古代百越民族发展的重要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龙母太庙原是一座建筑群体,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廊房、角亭组成。古庙延伸至桂江边,前门壮丽,后殿崇饰。现在的龙母太庙,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正殿、后殿、行宫、龟池、商场、停车场、龙母码头等设施,投资3000万元的龙母文化二期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

龙母太庙牌坊门口有一对石狮子。按中国“男左女右”的传统文化观念,石狮的座向为“左雄右雌”(按狮子的面向)。左边的狮子为雄狮,古代的雄狮一般脚蹬一球,象征一统天下。右边的狮子为雌狮,脚按一幼狮,象征膝下有子、后继有人、打下的江山代代相传。而龙母太庙门前的这对狮子非常有特色、两只都是雄的。摆两只雄狮在门口,大概是要他们好好守护龙母,同时警戒游客进庙就要一心一意拜龙母、而不要带着其它杂念进来。

龙母太庙的正殿是龙母殿,巍峨宏伟、雕梁画栋、气势壮观。龙母殿供奉着龙母圣像。龙母圣像端庄慈祥,善男信女们多到此殿朝拜,以祈龙母赐福荫佑,故一年四季香火鼎盛。正殿内设有金盆一个,叫龙洗盆,专供游客洗手摸盆,有福运之人可摸出水花似蜂山水起,寓财源滚滚而来。到龙母太庙观光游览的宾客,都喜欢到龙洗盆前一试自己的财气、运气。

正殿的左侧(按座向),供奉着龙太子。传说有一天,温氏到江边去洗衣服,突然看到旁边水中熠熠发光,觉得奇怪,便慢慢地走过去,见是一石蛋,于是就抱回家中,把它当做宝贝一样珍藏起来。经过七个月又二十七天,那只石蛋忽然裂开,爆出五条小龙。于是,人们开始称温氏为龙母。这个龙太子降生于凡间的消息传到龙宫后,龙王便派手下来请龙母入龙宫想报答她,但被龙母婉言谢绝。她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照顾着龙子,直到五条小龙渐渐长大,温氏才恋恋不舍地把它们带到江边,目送它们回到水里。以后,龙母经常来江边,看龙子们在江中嬉戏玩耍。有一天,龙母觉得江边草棘丛生,有碍五龙活动,就挥刀砍掉草棘。没想到五条小龙争着游上前来瞧热闹,龙母一不小心,砍断了其中一条小龙的尾巴。断尾龙发怒兴云布雨,掀起一场洪灾。龙母边领大家抗洪抢险,边诚心祷告,眼泪流干了,声音嘶哑了,终于感动了断尾龙,于是风停了,雨停了,洪水退去了,河面的狂涛巨浪平息了。在龙母的教育下,断尾龙终于成为雨润四方,造福人类的小龙。龙母升仙后,五龙化作五位秀才,像亲生儿子一样执礼,为龙母备办丧事。龙母庙建成后,小龙常到庙里陪伴,人们于是在龙母太庙内立了龙太子的神像,让龙太子伴随龙母,荫佑四方,造福人类。民间求家庭和睦,求婚姻幸福的大多朝拜龙太子。

正殿右侧(按座向),供奉着傅大将军。傅宏烈大将军是清初在梧州的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曾到龙母庙举行过隆重的拜祀仪式。他为从吴三桂手中克复梧州等州县立下功勋,所以后人也就把他请进偏殿供奉。民间认为将军是权力的象征,凡求权利,求升官,求不被人欺负则拜求傅大将军。

从正殿的两侧拾级而上可到中殿和后殿。

中殿悬挂着龙母进京巨幅浮雕:龙母乘坐龙舟宝座,在众待女陪伴下,英姿飒爽,应诏进京。这一幅浮雕,记述了当年龙母应秦始皇的邀请,北上晋见秦始皇的情景。幻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听说岭南出了个龙母,便派专使到悦城礼迎龙母进京城,龙母大义拒秦,但终被迫上了官船。船4次到了始安郡(桂林),一夜天亮后又被五龙子4次暗中使法返回悦城,秦始皇只好作罢。龙母去世后,秦始皇封其为秦龙母,以示尊宠。龙母进京,进的并不是北京,而是秦朝的京城咸阳。

正殿后宫,陈列着龙母寝床和龙太子床,红木锦帐,堂皇华丽。据说人们如有缘轻摸龙床,就可以添福、添禄;摸摸龙枕,就可以高枕无忧;照照龙母镜,就可永葆青春;用一下龙母梳则可青丝长存;而摸得莲子,表示年年有余,连子连孙;摸得红枣,表示雄心壮志,鸿运当头;摸得花生,表示生意兴隆,生财有道;摸得百合,表示婚姻幸福,百年好合;摸得铁钉,表示添丁添财而优生优育。龙母太庙选址风水特别好,站在后宫走廊,可以清楚地看到,龙母太庙对面的山脊就象一条龙,而河水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流进不流出,其形状弯弯地环抱着龙母太庙,犹如古代状元的官带,所以此处风水特别灵验。北宋时的梧州知府陈执中就有“龙母庙灵神鬼集”之诗句。

主殿右侧(按座向)是龙母行宫,宽敞明亮。底层为接待厅和办公室,二楼供奉着关帝神像。关帝即关羽,东汉末至三国时期为刘备手下一员大将,在生前及死后若干时期并未出名,到宋朝以后才逐渐有了点名气,一部《三国演义》方使关羽威名大振,他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富有传奇色彩的赫赫战功使关羽成了民间妇孺皆知的英雄,勇武和忠义的化身,被誉为“汉朝忠义无双士,千古英雄第一人”,受到宋以后历代统治者的加封,被封为“关圣大帝”,成为朝廷和民间共同供奉的神明,甚至道教也把关羽拉入法门成为护法神。民间认为关帝是镇邪之神,也是财神,因此关帝殿是求财、求平安的好地方。

主殿的左侧有一清水池,池中养着一头万年长寿石龟。龟,既长寿又坚硬,自古就被当作灵兽,与龙、凤、麒麟齐名,称为四兽,又与龙、虎、凤(朱雀)合称四神兽。在方位上,四神兽各主一方,“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龟(作为玄武的形象)主北方。玄武(龟)之名因要避讳宋圣祖赵玄朗之名而被改为真武(邻近的玉林市容县就有真武阁),于是,玄武(龟)由动物神演变成为人格神,还被道教拉入法门成了道教中主要神明之一。明永乐皇帝更将他加封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其法力最主要是善除水火之灾,还祛邪卫正。传说古代天神共工氏与颛顼争做天帝,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氏断鳌(海中的大龟)足以立地之四极。鳌足即能支撑住倾斜的天地,足见其力量之大,所以后来都用龟背来背负石碑,成了常见的碑座形式。龙母太庙的石龟,就背负一块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石碑。

水池中的石龟是1977年从市第一幼儿园基建工地上挖出的,经鉴定为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所造。石龟重约8吨,长310厘米、宽210厘米。出土时,龟背上有《总府题名记》,长200厘米、宽120厘米,石碑有点残缺,市博物馆根据石碑上剩余的文字,结合《苍梧县志》记载,确认这块石碑是总府题名碑,所刻内容为总府题名记。龙母太庙的石碑是仿照原石碑字样大小、模式而翻刻的。《总府题名碑》由明弘治年间状元伦文叙书写标题,兵部尚书湛若水作跋的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碑的正面,刻着明代六十一位驻梧的总督、总镇和总兵的名字,名下都注有籍贯、出身、勋衔及出任时间。湛若水的《总府题名后跋》,记载着设碑的经过。据载当年湛若水出使南安(即今越南),途经梧州,了解到梧州三府官司吏之间不团结,矛盾重重,于是他会见了驻梧州的总督、总镇、总兵,要求三府要团结互重,同心同德,并立碑把历任的府员名字都刻在碑上,让人民辨别好坏,使好的令人敬仰,坏的自知能改。用意是强调驻梧三府官员要同心协力,为振兴梧州作贡献。此碑也说明了梧州在明代就已经是两广总督的所在地。总府,就是明代封建王朝在各省区设立的军政机构——总督府、总镇府和总兵府这“三府”集中议事的地方,梧州总府的遗址分布在现在的建设路和东正路一带。

石碑下的万寿龟,翘首远望,似给游人祈福、添寿,又像是给游客致意和颂安。故游客至此,往往拿硬币抛给石龟以求好运。民间传说:抛中龟首,多福多寿;抛中龟背,长命百岁;抛中龟手,发财就手;抛中龟尾,好运直到尾;抛中龟身,年年青春的美好。

龟池背后的山壁上,还有一大型浮雕“五龙喷水壁”,这是根据有关龙母豢养五龙子的神话传说而创作的艺术精品。壁上五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像在天上腾飞,翻云吐雾,又似在江中徘徊,亲驯依恋。每当晨光初照或夕映彩霞之际,此图更添异彩,为整座龙母庙增添许多瑞蔼祥气。

龙母文化已成为梧州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梧州每年都举行一系列龙母文化旅游活动,正月廿一为龙母开金库,五月初八为龙母诞辰,八月初一为龙母得道诞,十一月初一为朝母节,吸引成千上万的粤港澳等地游客到龙母太庙旅游。

农历正月二十一日,龙母太庙举办龙母开金库活动。龙母为了使西江两岸黎民百姓过上安居乐业,兴旺富裕的生活,向有需求的人打开金库,只要您诚心向龙母借金,龙母定会保佑您心想事成,生意兴隆。龙母开金库活动的内容一般有:1、撞发财钟,击和平鼓;2、龙母出巡;3、向龙母祭拜,三叩首;4、上香;5、百态神龙舞太庙;6、百万雄狮会金山,神灵金龙、威武雄狮汇集龙母太庙,为龙母开金库助威纳福7、百业兴旺颂龙母颂,龙母勤劳、善良、勇敢、智慧、慈爱、宽厚的美德,将随活动而传扬;8、百灵龙母开金库;9、百方信众接财神。

农历五月初八日,举办龙母诞活动。民间传说,龙母生前,每于生辰那天要乘船返回娘家。动身前夕一定要沐浴更衣,因此,广东悦城龙母祖庙和香港龙母庙在龙母诞前一天,都有沐浴更衣仪式。一直以来,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在每年龙母诞期,必派德高望重的长者来梧州的藤县,请龙母家乡青年妇女四人到悦城龙母庙为龙母淋浴更衣,四妇女要用吉祥、驱邪的木叶水淋浴、斋戒三天,然后穿上新鲜的礼服来到龙母正殿,摒去一切杂人,紧闭各方门户,禁香点烛,三跪九叩到龙母淋浴更衣时辰。用龙母“寝宫”里的精瓷面盆盛取特制浴水和丝巾为龙母淋浴更衣,淋浴更衣过程谢绝一切闲杂人员,并用龙母八音奏乐,作为祝诞,整个淋浴更衣过程严肃神秘。最后,由龙母娘家人宣布淋浴更衣仪式完成,即鸣炮致贺。在龙母诞期间,广西、广东各地群众及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组团来梧贺诞。有的贺诞团达1000多人,需租几艘大的轮船。每年的贺诞期间,龙母太庙张灯结彩,同过春节一样隆重、热闹。龙母太庙通宵达旦开放,整座龙母太庙彩灯高挂,亮如白昼,游客摩肩接踵而来,人潮一浪高过一浪,人们进得庙来,有的上香,有的参拜,有的摸龙洗盆以求财源滚滚,有的用硬币投石龟,以测自己的运气。人们争着摸龙床,坐龙母妆台,照龙母镜,用龙母梳梳头,洗龙母水,喝龙母茶,请龙母像和其他祥瑞物品。

八月初一,举办龙母得道诞期活动。举行盛大的祭祀纪念活动来缅怀龙母,并向龙母祈福,保佑自己顺景如愿。

十一月初一,举办五龙朝母节活动。主要内容是弘扬龙母文化、祈福迎祥为主题的庆典活动。除原有的大型巡游表演“龙母出巡”、“五龙朝母”、“舞龙大会表演”外,还推出“龙母金船游西江”、“利泽天下龙母颂”、“五龙圣物从天降”、“旗开得胜带回家”、“开枝伞叶伴吉祥”等活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我的儿子就是八月初一生的,我的生日就是五月初八日子时生 , 我每一年都会到龙母庙上香,现在我做算命,看相等都得到人信任。我很开心!多谢龙母娘娘保佑我!我发财后一定舞我家那条35年的老龙去龙母庙拜。我就是龙母娘娘的女儿


    写信时间:2012/09/19 09: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