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燃东北燎原星火的满洲省委书记(二)
紧张的工作随即展开。在“奉天的十里洋场”——— 北市场,陈为人租了一处坐北朝南的四间硬山式青砖瓦房。陈为人当时党内的职务是省委书记,没有公开职业,这样在外边活动很不方便,就是租住房子也不方便。于是陈为人假称是烟草公司的“帮办”掩人耳目,遇到查户口的也可以搪塞过去了。
安振泰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曾面对面地记录了沈阳市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曾任满洲省委秘书的张光奇的珍贵回忆。
张光奇1928年 3月被调到满洲省委机关做秘书工作,负责抄写、刻印材料,发放文件,用药水写秘密信件和指示,给基层组织邮发活动经费等。张光奇当时的公开职业是省立第八小学的教员,白天上班,党内的工作都是晚上做。陈为人的妻子韩惠英当时也住在机关,与张一起工作。张与陈为人夫妇在一起工作了六个多月。
“当时年仅29岁的陈为人高高瘦瘦,面色稍显苍白,带南方口音,成熟老练,看上去有30多岁。”张光奇说,当时,陈为人提包里装的全是文件、传单和其他宣传品,每天“上班”时带出去的是须上报和下发的,带回来的是上级来的指示或下边的汇报。各方的文件、材料都要经过机关周转,有的要在机关暂存,当时的省委机关是保密的。张在机关工作期间,只见到省委组织部长吴丽石来过两次,其他同志都未来过,开会都在外边。所有文件材料都由陈为人亲自带出、带回。陈为人胆大心细,张光奇在机关工作的几个月中,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紧张的活动,但从未发生过意外。
陈为人工作干练,张和韩记录其口授内容往往就是成形材料。当时因为工作需要,机关在福安里时雇了个50多岁做饭的老太太。为了保密,刻蜡版、油印等工作得到晚上八九点老太太睡觉后才能进行,因此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大家困了,陈为人就讲故事。一次,他给同志们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同志被捕了,在押解途中,这个同志几次想解绳逃跑,残忍的敌人竟将他的一个手指剁掉了。这个同志没有屈服,反而镇静地把断指拣起来,说接上手指好继续干革命。“他就是这样,从来不是硬让你干什么,总是启发你自觉地干,高高兴兴地干,而且不觉得苦和累,这里显示了他高超的领导艺术。”言谈之中,张光奇对陈为人的领导艺术表露出由衷的钦佩。
张光奇的家住在小南关,为了工作,张住在机关里,一星期回一次家。一个大姑娘住在外边,容易引起家里人的疑问和邻里亲友的猜疑甚至非议。张假说韩惠英是其师范同学,家住其工作的第八小学附近,张上班离家太远,就住在韩的家里。陈为人考虑这些事很细致周到,在星期天张光奇回家的时候,他们夫妇常抱着孩子到张家串门儿,称张的母亲为老干妈,称赞张光奇有出息,并说将来“生意”做好了,就到北京去,到时候来车接老干妈去过好日子……唠得热热乎乎的。往来得多了,张家人和周围的邻居也就都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