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蕴玉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1595278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7月12日

赵蕴玉:绘画特色

发布时间:2010-07-12 09:23:3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赵先生的绘画,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大千先生在传统中汲取石涛之新的意念,随时求取突破与变化,也深植蕴玉先生的观念与技法中。他功力深厚,造诣精湛,举凡人物、花鸟、山水的均为所长,工笔重彩、写意、白描各类的表达技法,均随手拈来,无不自然成章,可见他卓越成就的一斑。

    人物绘画

    先介绍赵先生的人物绘画。他的人物绘画的路子很广,大千先生早年精写高士,尤其得孙位的高逸图以后,心随手运,颇得唐代神韵,高古游丝,渊穆厚重,有笔力千钧之感。人物开相尤佳,远在明代和清代之上。蕴玉先生无大千先生高士开相模式的缺点,笔力也许稍有不逮,却颇有稳重雅逸之气。大千先生精佛像,但晚年病目,巧瞻精丽的作品已不可多见,蕴玉先生由于精双钩花卉和金碧山水,佛像除仿敦煌单尊的佛像外,像观音渡海图。和一般设色精工的人物,其配景技巧之高妙,真可与仇十洲相媲美。大千先生绘画中,仕女画为数亦复不少,时妆仕女外,得唐代意趣者颇多。蕴玉先生以仕女享名,“蜀中乐使”、“图中赏心十二事”、“薛涛制签”、“簪花图”、“手倦抛书”等,无不称得上精心杰作。他的仕女,既具现代人物的亲和感,着色的雅逸,造型的婉约,又颇得古朴欢约的情趣,的确做到了艳而不俗,浓丽超逸兼得之妙。所以如果说他承受了大千先生的衣钵,更不如说他由大千先生入手,渗和了明代和清代仕女画如仇英的宛丽,余集的秀倩、改琦的脱俗、费丹旭的美艳而形成了自我的风格,使他的作品与欣赏者更为接近,更易于领略和欣赏。

    山水绘画

    大千先生的山水表达技法,最重要的有三类,第一类为抚石涛的水墨写意,兼有米芾、高克恭、吴镇等的意趣。第二类为青绿兼金碧,力追唐代。第三类为由王蒙而董源,以披麻为主,得苍润绵密的意趣。三种画法,固然悉见于赵先生作品中,由于赵先生勤于作画,潜心创作,反以没骨金碧或青绿为多。师王蒙意趣的也颇不少,他的努力,对古法的探讨,尤多积极的意义,对古法中的可贵处,作了新的诠释。

    花鸟绘画

    花鸟画内容极杂,工其中数项者即可享大名。赵先生却渊博如浩翰大海,禽鸟走兽,百花争艳,间以蜂蝶,无不静观精绘,形神兼备。禽鸟中燕鹤、鸳鸯,兽类中猿、猫、免、松鼠、大熊猫、乌骓,佐以四时花卉,真是洋洋大观。工笔花鸟,除勾勒边正确实外,贵在设色,有清一代花卉宗师恽寿平、创设骨画法、其作牡丹,艳而不俗,为后人师葆。蕴玉先生勾勒成形后先施正染,层层着色,不求浓艳而务为厚实,正染不足,佐以背染,色调明快中自有一种超逸的书卷气,直透而出,令人观后实有回味无穷之感。

    总体

    从三年前开始,友人嘉乐公司耀兴兄将蕴玉先生作品亲携来台,一观之下,深为感动,论其作品中布置的妥贴,用色的精勤,骨法的渊穆凝练,虽与大千先生的奇肆奔放与笔力千钧或尚有未逮,确是工力深厚的荦荦大作。尤其看到他无所不能的广涉各门多类的表达技法,真与为传统国画的承传,作了最好整理。工笔重彩,易学而难成,不经过创作实验,是无法体会个中艰辛的。记述中言仇英作画所谓“粉图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而当他作画时,耳不闻丝乐,目不瞧良景,可见用功之苦。但后人以赵伯驹身后一人誉之。今日拜读蕴玉先生大作,不禁有相同的感受。我对大千先生人物画,虽未能作极为深入的研究,但每在讲授中提起,深以孙家勤先生既尽得大千先生衣钵,未能返台任教以育作英才为憾事,得使后学能因其启迪,维系传统命脉而不坠。既得见蕴玉先生作品,深庆国内尚有先生能继大千先生遗绪者。欣闻扇面百帧愿在台出版,自当尽力促成,并为之序。

    一九九零年六月写于台北南耕堂

    (本文摘自《赵蕴玉书画百扇集》序 沈以正/文)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