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央电视台在清明期间,播放了好多怀念对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先贤们的纪录短片。看后令人感动,深受教育。
受此启发,也让我回忆起了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我要追忆张瑞蔼副司令员。
我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张瑞蔼这个名字,也根本不可能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也根本不可能见到他。那我的追忆又是从何而来呢?这真是个历史的偶然啊!
在一九八四年底,当时的武汉大军区空军,为了贯彻中央拥军爱民,支援地方建设的英明决策,与武汉市共建两个文明,决定赠送三架初教六教练飞机给武汉市。其中一架送到武汉市最繁华热闹的历史名园——武汉民众乐园去了。另外两架送到地方宽阔,有十三万平方米大的武汉市青少年宫来了。
为了迎接这两架飞机,单位领导考虑到,我是个从事航空模型教练工作多年的老师,与航空有缘吧,就顺理成章的要我也参加了迎接飞机的工作。交给我的任务是2个,第一,要从汉口王家墩飞机场把这2架飞机拖运回来;第二,要重新设计美化方案,给这两架飞机都穿上崭新漂亮的新衣服。
那两架飞机比较大, 白天马路上不能运。领导决定把飞机拆散,后,机翼、水平尾翼都放在卡车上运回来。整个飞机的身子比较大,而2吨半的卡车却不大,装不上去 。但是飞机身子它下面有3个充气的圆轮子到是可以滚动。就由单位领导带领我们几个男子汉,在半夜十二点钟,从飞机场把两架飞机的机身拖运到马路上来了。王家墩飞机场距离我们武汉市青少年宫还很远,大约有十几公里路吧。大家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后面推,大家都很高兴,一路上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就拖回到市青少年宫了!等我们把两架机身安顿好后,已经是半夜三点多钟了。
空军马上派来十几个战士,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机翼、水平尾翼都安装到机身上去了,两架完整的初教六飞机就站立在蓝球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