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
——摘自常德技工学校一员工在常德网纪念陈祖国博客上的留言
在采访陈祖国的家人之前,我先来到他的灵前,毕恭毕敬地三鞠躬,在这里,记者根本没有必要做出同情他的家人的姿态,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同情他们的资格。这仅仅是出于对陈祖国由衷的敬仰,一种身为一名共产党人对一位优秀同志的敬仰。
房子不大但是很整洁,这还是2003年厂里分配的集资房。“现在贷款还没有还清哩。”女主人丁敏显得很平静,但眉目间可以清晰看到经历了人生三大剧痛之一后的戚容。“我就是后悔呀,后悔不该太听他的了”她缓缓地说着,“我一直就听他的,害病的那些时候,每天他出去,总带着三样东西,两块手机电板,怕手机打得没电了,再就是我给他熬的一罐子药。”为了治病,丁敏没少和丈夫恳求,“我求求你去住院,要不一条命都会搭进去。”谁料竟一语成谶。做了20多年的夫妻,在丁敏眼里,丈夫多才多艺,能写会画,吹拉弹唱样样行。她还清楚地记得,陈祖国和她说过,只要学校发展“分三步走”的愿望实现了,就让年轻人放手去干,自己退下来安心治病,治好病了陪她去散步,给她唱自己喜欢的那首《向天再借五百年》。于是丁敏每天在盼学校升格了,丈夫的病治好了,没想到还是没能盼到那一天。“他的歌声是真的好听呀……”丁敏最后幽幽地说。然而,斯人已去,那浑厚高亢的歌声如今安在?!
“无情未必真豪杰。”正在暨南大学读研究生的儿子陈纯一直是陈祖国的骄傲,从小以严父形象出现的陈祖国内心里对儿子有着无尽的爱,也许对这种最深沉的父爱的理解,要等到自己也为人父之后,才能够越发透彻,但当我告诉陈纯,在他父亲的办公室里,还保留着儿子从小学到初中的种种奖状和证书时,这位坚强的男子汉已经无法掩饰自己的抽泣。陈祖国每年都要回老家去给年过八旬的老父亲过生日。但是今年是不可能了,噩耗传来,老人没有哭,这位上世纪50年代邮电系统的省劳模只有一句话:“他是为工作才这样子的,值得!”按照陈祖国的遗愿,他的骨灰被安放在故乡母亲的坟侧,在青山绿水中,永远陪伴着他的母亲。
陈祖国的主治医生文亦明提起这位不太遵守住院纪律的病人时长叹一声。他说,作为医生,陈祖国可敬不可学,可是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陈祖国太可敬可学了,在一再表露他对陈的敬业精神的敬佩之后,他陡然地说,“他呀,他就是现代版的焦裕禄!”姑且不去细究这种评价是否妥当,但这种溢于言表的敬佩让人清楚地感觉到,陈祖国这个“不合格”的病人在他们心目中那沉甸甸的重量……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