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报
清明节石家庄一小区居民自发悼念“小巷总理”焦蕾
- 河北新闻网
- http://www.hebnews.cn
- 2012-04-05 10:53
- 来源:河北青年报
5岁的儿子铄铄抚摸着妈妈的遗像,他曾一遍遍用画笔画下妈妈的样子(河北青年报记者崔华瑞 摄)
“闺女,今天是你的三七”,“闺女,明天就是清明节了”……3月7日以来,85岁的尹建军总是掐着指头数日子。昨天早晨,她吃了止疼药,慢慢挪到“闺女”焦蕾家时,屋子里已经聚满了自发来探望焦蕾家人的邻里。
焦蕾不是尹建军的女儿,而是石家庄市新华区永泰中街社区居委会原主任。3月7日,36岁的焦蕾在家中猝然离世,她丈夫说,医生分析这与她连续的疲劳工作有很大关系。
“社区老人的好闺女”走了,“没架子的主任”走了,“贴心的‘小巷总理’”走了。3月9日,焦蕾遗体火化那天,近200位居民自发前去送行,挤满了整个遗体告别大厅。
昨天,清明节,很多居民又走向焦蕾家,看望她5岁的儿子,默默在心底回忆她留给自己的点点滴滴。
清明节石家庄一小区居民自发悼念“小巷总理”焦蕾
- 河北新闻网
- http://www.hebnews.cn
- 2012-04-05 10:53
- 来源:河北青年报
昨日,受过焦蕾帮助的八旬老人到她家里探望,艰难地攀爬楼梯
清明节,居民们自发聚到焦蕾家
昨日早晨,家住石家庄市宁北路3号的尹建军老人早早吃完饭。85岁的她是永泰中街社区年龄最大的老人。左腿的骨刺阵阵作痛,她吃了半片止疼片,慢慢走向“闺女”焦蕾家。
42岁的宋利也很早就出门了,身高1.2米的他患有先天性下肢残疾,下半身像幼儿般短小、纤细。
到了焦蕾所住的居民楼,宋利扶着栏杆,用力撑起他150斤的身体,每迈一级台阶,身子都会从上到下摇晃一阵。用了20多分钟爬上楼后,宋利满头大汗,衣服也被汗水湿透。焦蕾家里已经聚满了自发来看望的社区居民,尹建军老人已经来了,宋利成了最后到的一位。
大家正在回忆焦蕾。
“出事儿那天(3月7日),我一进门,小焦躺在冰冷的地上,救护人员摇着头下楼了。”家住焦蕾对门的刘桂君说起焦蕾猝然离世那天的情形,“就躺在这儿……我……满脑子就是那个场面……忘……忘不掉!”她指着客厅,边比划边说,一句话断断续续地没有说完就哽咽起来。
刚进门的宋利呆在那里,无声滑落的眼泪和汗水混合在一起。
清明节石家庄一小区居民自发悼念“小巷总理”焦蕾
- 河北新闻网
- http://www.hebnews.cn
- 2012-04-05 10:53
- 来源:河北青年报
宋利说,三四年前,他因有事去居委会办手续,认识了当时的居委会主任焦蕾。此后,焦蕾每个月都会去他家看望两三次,每次都带着米、油、蔬菜等各种生活必需品。
“她就是我家的亲人,我八十多岁的父母当她是自己的闺女,她在我家也跟在自己家一样。”宋利哭着说,虽然焦蕾比他小,可他一直很尊敬焦蕾,因为焦蕾是他人生中见过对他最好的人,让他体会到很多贴心的温暖。
这个居委会主任爱笑、耐心、没架子
在街坊们的记忆中,焦蕾脾气温和、很有耐心,“从没见她红过脸”,脸上时常挂着笑,虽然是居委会主任但没有一点架子,还是“社区老人的好闺女”,“贴心的‘小巷总理’”。
0.8平方公里辖区,41栋居民楼,2804户居民,6320人……这是焦蕾在过去4年多担任永泰中街社区居委会主任时的全部管控范围。
尹建军说,她是焦蕾2007年到永泰中街社区后“包产到户”的第一位孤寡老人。洗衣、清理卫生、买菜……焦蕾照顾她四年如一日,她把焦蕾当成亲闺女。
“有一次,我的电动车电机坏了,焦主任硬塞给我三百多块钱,说是一个爱心人赠的。我问是谁,她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肢体残疾的刘旭说,“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真不如让我替她(死)啊。”
残疾人郭辉说,焦主任虽然从1月初调到红军大街社区居委会,但仍是他心中的“小巷总理”,“出事儿前一天,她还来提醒我变天了,出门儿注意保暖,多穿衣服。”
“‘每逢佳节倍思亲’,焦蕾在任时总能利用节日给一些特殊人群送去温暖。”永泰中街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闫军萍说,去年中秋节,社区内的40多位空巢老人、低保户和残疾人代表,响应焦蕾提出的“每家一道菜,聚餐过中秋”口号,过了个热闹、温馨的中秋节。“那天的饭菜真是香,可焦主任走了,今年的中秋咋过啊?”
3月5日,焦蕾调任到红军大街社区后组织策划了第一项社区公众活动——“妇女节,巾帼才艺秀”。
“没想到焦主任策划的活动这么受欢迎,社区内的百余名妇女拿着自己的十字绣、剪纸、手工编织品到居委会比拼。大家在一起互相品评,特别高兴。”红军大街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那天焦主任主持了整场活动,没成想这是她最后一次带给大家欢乐。”
清明节石家庄一小区居民自发悼念“小巷总理”焦蕾
- 河北新闻网
- http://www.hebnews.cn
- 2012-04-05 10:53
- 来源:河北青年报
奉献是自愿付出,奉献是自我牺牲
“奉献是自愿的付出行为,离开了‘自愿的付出’,就不能算是奉献;奉献是自我牺牲,包括财力的、物力的、时间的,甚至于生命。”这是2010年10月,焦蕾在一次述职演讲中的话。丈夫白学军说,没想到妻子才36岁,就再也没机会继续践行这句话了。
白学军说,焦蕾的死最后没能查明原因,但医生分析与她连续的疲劳工作有很大关系。出事前,她已经感冒了好几天,因为刚调到新的岗位要熟悉环境,一直不肯请假。特别是今年年初入选为新华区人大代表后,调研工作也让妻子劳累不少。
“她走得肯定不安心,一份写好的‘计生议案’还没来得及提交呢。”白学军说,妻子参加了年后的新华区人大代表会议,但这份议案她非常重视,曾多次修改,便推迟了提交日期,但现在没有机会交上去了。
“他们流动性很大,居无定所。他们中有80%以上为二胎生育,也常见计划外生育。”“超生当事人以转移居住地为手段逃避处罚,即使不走的,处罚执行也是十分有难度的。”在焦蕾尚未提交的《关于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几点建议》议案中,描述了流动人口计生状况难管理的现状。
永泰中街社区居支部书记闫军萍说,“焦蕾的计生的议案调查很中肯,是她多年从事基层工作遇到情况的真实写照。她曾多次面对辖区内超生的流动性住户,可对方如打游击一样躲避处罚,很难管理。”
“爸爸说妈妈坐飞机去天堂了”
闫军萍是焦蕾多年的同事,知道铄铄爱画画,忙把买来的水彩笔、画板递到铄铄手中。始终没笑过的铄铄扬起嘴角把画板抱在怀里,“我早就想要这个了”。靠在“姥姥”尹建军老人怀里,铄铄寥寥几笔便画出一只蹲在荷叶上的小青蛙,居民们的脸都舒展开来。
在小青蛙右侧的空白处,铄铄又画起了人物肖像:鹅蛋脸,齐耳短发,斜斜的头发帘,大大的眼睛在近视眼镜下水汪汪的,嘴角上扬带着温柔的笑……铄铄的画笔不停的勾勒着,不到3分钟就画好了,那正是焦蕾。他嘴里低声说了句“妈妈最漂亮”,然后认真地在妈妈的脖子上加了条项链。
看到这儿,一直红着眼眶的白学军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前来看望焦蕾家人的居民们也失声痛哭起来。
刘桂君哭着说,从火葬场回到家里那天,铄铄跪在妈妈的遗像前,一遍遍地画着妈妈的笑脸,所以才会画得这么快。
清明节放假期间,焦蕾的生前好友陆金翠一直在照顾铄铄,还说“六一”儿童节打算带铄铄去公园玩、拍照片、吃大餐。铄铄问:“都谁去?”“你想让哪个阿姨去哪个阿姨就去,好吗?”陆金翠回应。
铄铄低头想了一下,轻轻问:“我妈妈能去吗?”还没等陆阿姨回话,铄铄又自言自语道,“妈妈去不了,爸爸说妈妈坐飞机去天堂了,妈妈很久以后才回来。”(河北青年报记者高其伦 蔡静)
【责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