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张总
怀念张总
李雪春 2016年8月
我曾是同济大学数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的研究生,师从徐次达教授。1981年底毕业后来到水科院结构所工作,分配在结构六组。六组是一个大组,组长是经萱禄,副组长就是张总,另外还有王镭、陈平、张进平等人。相处时间长了,大家都熟悉了,我听王镭他们告诉我,经工早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留学,成绩优异,在日本工作了多年,58年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张总原来是中科院张光斗先生的研究生,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吉林省院工作,吃了许多苦,平反后,由于多年工作优异,当上了吉林省劳动模范,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后来调到水科院结构所工作。我听了以后,心里就对经工和张总产生了敬意。
张总对人极其热情,无论谁在工作或生活上有困难,他都真心实意给予帮助。他很善于沟通,从不把自已的意见强加于人。那个时候,组里每个星期还开一次小组会,大家有什么想法意见和建议,就在小组会上开诚布公地说出来,所以六组的民主生活气氛特别好,相互之间非常团结。
八五以后,所里人员作了一些调整,我和陈重华到了“大坝与地下结构室”。此后跟着张总参加了许多工程的数值计算工作,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万家寨引黄7#隧洞、羊湖引水隧洞和小浪底左岸山体渗流计算的工作。
万家寨引黄7#隧洞管片式衬砌厚度原采用35cm,管片混凝土采用C55。张总认为可以减薄10cm。为此,张总指导我们作了深入地计算分析。我们完成计算写出了报告初稿,刚过完年张总就带着我们专程去天津设计院跟设计人员汇报讨论。回院后,张总整理了 “引黄入晋南干线7#隧洞碎屑岩区段初始渗流场和衬砌外水压力研究专题报告”,提交给万家寨引黄管理局。事后我听说仅此一项设计变动就节约投资1.35亿。这项成果最后获得大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羊湖电站是西藏拉萨地区的一个抽水蓄能电站,它的引水隧洞全长5883m。由于施工质量差,与设计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在隧洞试通水后检查发现衬砌多处掉块。问题反映到了全国两会上,这是牵涉到西藏安定团结的大事,国家十分重视。最后由成勘院负责处理工程设计工作,其中一项工作,即引水隧洞(0+000~2+700)外水压力、衬砌强度及围岩稳定分析,委托我们来做。由于一个月后部里就要召开讨论羊湖的大会。我们全室加班加点大干了三个星期,在算出一组结果后,张总立即去成勘院向有关人员汇报。张总回来后,我们又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补充做了一些工作,向成勘院提交了最终报告。几天后,部里召开了会议,成勘院把我们的报告作为专题报告的附件二提交给大会。最后,羊湖的引水隧洞修复工作完成了,羊湖电站终于发电了。对于保证西藏局势的安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项目在1999年以《401工程引水隧洞上游段洞围岩稳定记衬砌强度分析》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小浪底工程是黄河上的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为高150m的斜心墙土石坝。左岸山体的岩层为三叠纪等红色厚砂岩、粉砂岩和夹薄层粘土岩,共分六大层,并有多条陡倾角断层穿过,地质条件复杂。水库蓄水后左岸山体帷幕线上游的地下水位将升高,在帷幕线两侧形成很大的水力梯度。水库蓄水后左岸山体水文地质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由此而产生的山体变形及岩石力学性质的恶化将可能对地下洞室、进口边坡、进口塔架产生重大影响。
小浪底工程左岸山体曾进行过大量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查及研究。黄委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在总结以往对小浪底三维渗流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枢纽区的渗流及其渗控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1995年的黄委会渗流分析报告中得出库水位275m时,进入地下厂房排渗系统的渗流量为4144.4m3/d。实际上,1999年10月,当库水位上升到240.8m左右时,日渗水量8940m3/d,已远大于原计算结果。1999年张总参加了在小浪底工地召开的工程防渗系统专家咨询会。会议委托我们对水库蓄水后左岸山体渗流场特性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分析。主要工作为:(1)山体渗流场分析;(2)山体变形及有关建筑物安全运行的影响。在2002年7月向小浪底工程建管局提交了渗流计算初步计算成果,建管局领导及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又作了第二期的渗流场计算。我们扩大了计算域,仍以240m水位下的渗流场为基础。最终提出了从220m到275m不同水位下的山体渗流场分析结果,并依据计算成果分析了各排水廊道的主要渗透途经,据此提出了有关建议。提交了最终报告。
我是学工程结构力学的,过去未曾接触过渗流研究,经过跟张总作了多个工程计算后,对这一领域也就有所了解,深深体会到张总在这方面的理论的前卫,值得自已好好学习。
除了在业务上得到张总很多帮助外,我特别想回忆一下一件我永远难忘的事。我的儿子小时候得了肾病综合症,医院一度下过病危通知。1984年出院后还需长期治疗,遵医嘱每天要严格按体重进食一定量的蛋白质。那时供应短缺,只有每周4赶着天不亮去三里河排队购买限量冷冻瘦肉。张总家有一个小冰箱,他主动让我把肉分割成七小块,存放在他家的冰箱里,每天早上去他家取一份。那时他家冰箱里几乎只有我存放的肉。他要是出差,都会把这件事交代给家人。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此外他还怕我因孩子生病经济困难,主动要借钱给我,我十分感动地谢绝了。后来我孩子的病奇迹般地痊愈,张总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我铭记一生。
在张总离开我们十周年之际,写上此文以怀念张总,致敬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