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放下、都是为了重逢
佛学禅理的研读中,恰好发现了小娴的《我的爱如此麻辣》,乍看挺俗气的书名,但我熟知俗气的背后总藏着悠长低回的蕴义。此书中意外发现对占星术颇有研究的小娴如今也开始学佛。或许历经人生的喜乐无常之后,人总会从任性所为的固执挣扎妥协到相信命运轮回吧。既然有轮回,那么放不下也要放下,轮回虽苦,却也是幸福,因为仍有可盼。
此书阅后,心中始终有一份不平静在隐隐涌动,无法平复情绪,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结局,明明注定,但又不说的大白,仍给渺小的希望。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此书涵盖了七苦。故事令人心里满存温暖,是因为那份别离的爱得到了回应,可当爱无望却又放不下的时候,爱的温暖反而映衬了结局的残忍,或许作者就此不愿给明了的结局吧,哪怕所有的表相都注定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凄凉,却始终不愿正视。倘若换一种方式,两人重逢、团聚,之后恐怕又陷入平凡的俗套了,无存遗憾,无存纠心,无存印象。刚好近期在读仓央嘉措的诗、品白落梅的字,沉浸于佛与禅的境地。浩山为了梦和爱,独自在遥远的马拉维一心一意修行,看到如星寄来的信时,浩山的梦和爱都有了圆满的迹象,心念的欲求也就渐渐放下,浩山之所以没有立即返程,或许因为爱就在哪里,不增不减。童年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都成了缠绕的乡愁,于是就让乡愁里的思念姿意地蔓延,放逐自己在流浪中来体会轮回的苦吧。在几度轮回里,死亡仿佛变得不那么可怕,但在爱别离后的孤单里,如星生命旅程的最后一站,是多么渴望身与身的相伴呀。信中言语间,透着多少隐忍和不舍。“在人间,是你来度我。在冥界,又是谁为我摆渡?”心终究无法抵卸这生死相隔的悲伤。“要是我死了,我不反对你去当和尚”或许也是如星的肺腑之言吧,毕竟斩断贪欲容易,斩断爱念不易。面对这般场景,常常忍不住盈满热泪。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去参透生命的真谛,从而得到永生。我却真心地希望如星下辈子能跟所爱的人做两棵缠在一起的猢狲树,彼此挨着,一起看尽千百年来的日出日落,也看尽天空上数不清的飞鸟往复,并且一直看到永远。或许这就是苍生难渡吧!
浩山说:“人与人的相识相遇,都是因缘聚合。缘份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我们适逢其会。有些人,我们下一次还会再见;另一些人,不会再见了。有些人带给我们欢笑,另一些人,我们为他们掉眼泪,把上辈子的债还了。杯酒尽欢,是没有不散之筵席,也是有不散的筵席”。
母亲说:“每一片良辰美景,总会有尽头”。
如星说:“来生的来生,当你走在非洲漫长孤单的旅途上,抬头看到一颗闪亮的星星,是我跨越时间的茫茫大海来看你”。一段生命旅程尽头,恐有再多的领悟和释然,仍是满怀舍不得的情绪吧。纵然每一片良辰美景,总会有尽头,但缘份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所以我们的放下,都是为了在下一场筵席中更好地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