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吴瀛 祖母周琴绮“同月同日-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82991132
本馆由[ 回家 ]创建于2012年05月19日

从故宫说起——吴瀛之孙吴欢谈辛亥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2-05-19 20:13:24      发布人: 回家
(辛亥革命百年·后裔访谈)从故宫说起——吴瀛之孙吴欢谈辛亥文化遗产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从故宫说起——吴瀛之孙吴欢谈辛亥文化遗产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
 
在吴欢看来,辛亥百年最不能忘却的记忆之一是故宫博物院的建立。
“故宫”是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最大的文化成果。
最新史料证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是诸多合力构成。除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之外,清朝整个书香官宦体系士绅阶层经过百年新政改革,集体觉悟全面支持革命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否则,无权、无钱、无军队的革命党不会轻易推翻大清朝。
出生于1953年的吴欢应属书香官宦体系,士绅阶层后人的代表。父亲吴祖光是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化人之一,母亲是评剧大师新凤霞,祖父吴瀛是故宫博物院创建的重要策划执行人之一。
 “故宫博物院这一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文化成果至今在两岸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历史地位、文化地位、经济地位三者相加,在政治上构成了“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
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与吴家有着紧密的联系。吴欢说,祖父吴瀛家乡常州的一批先人,正是孙中山、黄兴等革命者背后的重要推手。一位是吴欢曾姑公赵凤昌,曾任湖广总督张之洞首席幕僚;另一位是吴欢曾舅公庄蕴宽,曾任孙中山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江苏都督(伴驾王)。
2009年10月,国家图书馆出版一套十卷本的《赵凤昌藏札》,内收2700多封百年前的信札档案,包括孙中山、黄兴的亲笔信函,披露见证了以常州赵凤昌先生为首一批状元、榜眼、探花、翰林联姻亲眷后代,在晚清时期最早觉悟,并渗透操纵了全国经济、金融、外交、军事,支持孙、黄发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居功至伟。
而吴欢高祖父吴殿英,曾祖父吴琳(稚英)追随晚清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晚清最早参予新政改革,支持革命党,默许在军中宣传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偶然启动奠定了必然成功的基础。武昌起义的组织者孙武、吴兆鳞、熊秉坤、罗炳顺都是湖广系张之洞门生。孙中山曾慨赞“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才,颠覆满祚,可谓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吴欢祖父吴瀛由于其前辈中多位人士功在民国。他在20岁出头就出任民国北京市政府坐办(相当秘书长)并参与接管清宫,以内务部责任人身份,成为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
吴瀛之所以在如此年轻时便任职中枢机构?另一重要原因是,经最近在常州查到的光绪年间家谱证实,吴瀛是正宗状元,榜眼,探花的后代,他毕业于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方言学堂英文专业,19岁就作为舅舅庄蕴宽的秘书,跟随参与了辛亥革命民国建立的全过程。
吴欢认为,晚清一批改革者都是大知识分子,正是他们促成官宦体系的全面觉悟,保证了清宫所藏文物用国际惯例,以博物院方式保护下来。“文化崇拜”是中国人对历史文明的惯例行为,不论民间、军阀、当权者等,都视文化为至尊无上。
他说,纪念辛亥百年,首先要强调的是从建立故宫过程中体现的正常朝代更替,是历史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民国推翻清朝是顺乎理并非绝乎情,辛亥革命是一场文明的革命,保存了文化。于是,“文化”终究胜过“武化”,我们后人要为历史上不和谐的前辈创造后历史的和谐环境。
抗战期间,吴瀛任文物南迁总押运官,把第一批重要文物押送南京交到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先生手里的,后来这批文物才来到台湾。
吴欢以香港身份经常往返两岸之间,他说:“如今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天人满为患,是蓝绿阵营仰之弥高,不敢冒犯,更无法逾越的一个中国理念最坚实的,最无法切割的神圣殿堂。只要台北故宫的列祖列宗还在,去中国化就不值一驳,把握‘一个中国’的话语权,最客观的根据就是‘故宫’的话题。”
吴欢说,两岸故宫博物院固然体现了五千年文明,同时也潜藏了五千年不文明,做为后辈,我们要共担祖辈的一切辉煌和一切耻辱,要弘扬一切成就,化解一切怨愤,同舟共济,促进统一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为名家之后,吴欢被誉为京城才子”“香江神笔,诗文书画俱佳,是新一代文人画家代表之一。他翻阅典籍,撰写了《民国诸葛赵凤昌与常州英杰》一书献礼辛亥百年。(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