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一个地委领导的悼念(附照片)
牛某某和王某某,原是新缰某地区的地委书记和劳动人事处处长。
十月底,听说你过世,特地打来电话表示哀悼,并寄来三千元钱,并一再吩咐买纸钱烧给你,并强调说买成冥钱,逢年,过节,生日,祭日都烧。他在电话中泣不成声地说:真想不到这个月就接到三位朋友过世的电话,一位是和田县政府一个领导家的电话,一个是儿时读书时的一个好朋友的电话,他说他是他闺中密友,三月前他在上海治病时,车票都买好,准备到广州市去看他,医生劝他不要去,谁知,竟是永别。谈到广州那个的感情真是太深,从小在一起无话不谈。那个邦他出了不少的主意,提出个很多合理化的建义,而他本人相当能干,鼓励他爱人从事金融业,现在是某证券公司的负责人,又支持他儿子从事房地产开发,在当地政界,工商界都是知名人识,偏偏老年得了不治之症。在谈到你时,无不挽惜地说:多好的媳妇!把一个婆婆持候得好好的,婆婆还在,他到走了,实际上那是我们的姑妈,我们将他带到和田,因你两阿姨经常到他家玩,所有他认为是这种关系,我也不再作什么说明了。他还说,明年或者是更长点,他要到乐山来,亲自向你祭拜。还要向你磕头,我听到这里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止不住地泪水往下流。
我们两家的感情要从二十几年前工作的调动开始。
由于在那非常的年代,破坏了人民的正常生活规律,隋着改革开放,我们一家已经不适应农村的那种生产方式了,为了适应自身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另找出路。恰巧,上级有文件,鼓励知识分子流动,到能发挥自已才能的地方去。我便向几个地方提出申请,由于受文革那种混乱思想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不信任的影响,都没有解决好。最后找到他们,一看到资料和简短的对话后说,我们说,就是需要你们这种人,来吧!好好干。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所有正常手续办完后,就是调动之事了,在当时政策法规不建全的情况下,调动是一个大难题。接受单位找好后,原单位不原放人,就全国而言,能流动的必竟是少数人,而且都是中年人,有些是单位骨干,还有些是学科带头人,如果一开口,将会影响一大批。所有总是以安定为由,设种种障碍。我举一个例子,有个中年医生要调走,某局的领导亲自找他谈话时说:我不同意你走,如你一人走,你们这一批都要走,那我们将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当提出要解决家属子女的户口时,又无能为力,最后只好威胁说,你真要走,我也不留你,我们是国家办的章位,不会跨掉的。
我遇到的同样情况,他三番五次的向有关部门写信求人,再加上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才园满的解决好。
实际上要办的事还多得多,下一步是家属和子女的户口问题,这也是我流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当时遗留问题太多,解决这些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所有有资格的人蜂拥而来,主管部门实在忙不过来,据我所知,整过程序乱成一团,有送礼的,有求人的,有找领导批条子的,有吵闹的,没办法,大家都涌向这坐独木桥,历史的经过告诉了我们,几十年国家的户口政策没有松动过,城市的后代永远有工作,农民的儿子只有种地,城乡的差别是很大的,户口的岐视比种族岐视还利害。这些都是他们帮忙跑下来的,紧接着,就是你的工作,子女的生学,亲友的投靠等等,也是他们出面解决的,事后,他和我开玩笑说:引进你这样一个人才人才太麻烦啦,后续的事太多啦。是的,太麻烦人家了,我除了好好工作,还得从内心感谢人家。
他们是怎么样的一对人,可以说,是真正的好领导,好党员,实实在在的好人,党性强,对工作,对人民极端负责任的一个人。我们和他们无亲无戚,相隔几万里,况且男的是甘肃人,女的是广东人,就凭当时中央的文件或和我简单的对话,就做出了这个决定。他们不是对我一个人,而是对所有的人和事都是这样的。在群众中有极高的威信,后来调离和田时,全城空港欢送。
对子女教育有方,一代比一代胜,他们有一女两儿,大女考上新缰艺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儿子电大毕业,现任自治区某处负责人,二儿大学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后又考上复旦的博士研究生,现在上海财大任中层干部。第三代更聪明能干,大外孙女,当年以600多分考上山东大学,四年,年年得奖学金,毕业后保送中科院上海分院博硕连读研究生。目前在昆明中院上班,大儿的一对双胞胎再上重点高中,二儿子的女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读书,已通过美国的托福考试。
陈碧容:说句实在话,人一生能遇上这样的好人也不容易,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计较自已的患得患失,能为别人作想的是少数,你能遇上他这样的人,说明了你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见你的聪明才智,你的贤妻良母和孝敬感动了他们。作为地委一级,在国家一级也算中层干部了,你须然生病去世是你一大不幸,但不幸之中也有所安慰,人必有一死,能享受这种待遇的还是少数。
2011年11月20日
2
再有一次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