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 在新疆的那些日子:《 五》在沙漠中钓鱼<下》
钓鲫鱼
那几年鲫鱼多得不得了,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个头大而肥,一般有三两到四两左右。据钓鱼杂志介绍,在新疆曾经有人钩出过五斤大的大鲫鱼。
在河中,水沟里,只要有水的地方到处都是鱼,而且很好钓。当我学会钓鱼时鱼已经很少很少了。由于有钓鱼经验的人钓鲫鱼过不了瘾改钓鲤鱼,对于我这个初学者,还是觉得有鱼钓就行了。
钓鲫鱼是用小钩,细线,短杆,钓食很简单,就用面食钓,在伙房中买上几个白面包,用一半打湿水,在手中不停的捏。捏的时间长了面包变得柔软而有粘性。左手取下一粒比麦粒大的面食,挂在钩尖上,右手抛入水中,在钩下沉的过程中引来很多的鱼群,当钩沉入水底后鲫鱼开始咬钩,只见‘漂’点几下突然往上升,有时钩还没有沉底,‘漂’还在水面上,一提,一条鱼上钩了。速度之快,有时一分钟可以钩上一条。
印象最深的有三次。一次是在墨玉县的一个水库钩鱼,中午才去的,当时那水库刚进了水,大量的鱼儿都跑到上游芦苇丛中觅食,我选择一个芦苇和水草之间的一个干净水面,面积的三四个平方,水深
另一次是在和田的洛蒲县,那个水库是建在一条河的上游,据说是58年大跃进时修建的,水装满了,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就跟大海一样。水不深但面宽,没有水草等杂质,鱼儿可以四处觅食。春天,农村放水灌小麦,水面缩小,鱼儿大部份都回到几条屈指可数的溪沟中。那次我们单位去了二十几个职工,恰巧正是放水后第三天,大家急忙各找各的位置。我选择了大家不愿意去的上游,选了一个水坑,面积有三四亩大,上游的水缓缓流来,经过水坑又缓缓流去,水深只有
另一次是在和田的策勒县。那个水库是建在一条河上,两边有山有树,河床弯弯曲曲的分支太多。去过几次都没有钓上鱼,最多的就那么几斤,那天我和另一个同事在同一个地方钓,他钓上了几条小鲫鱼,我一条也没有钓上。无劲,快中午了,我拿上鱼杆翻过一个小山到另一个地方去垂钓。这里的面积很宽,水又深,一试钩有
钩鲤鱼
鲤鱼不好钓,它很胆小,一有响动,几个小时它不会再来。食品很独特,不是肉食性的鱼类,所有对蚯蚓类的不感性趣,但它对黄色的代有酒糟的食品特别敏感。玉米及各种制品特别喜欢,鱼越大警惕性越高,它是群居的鱼类,很少单独行动。所有钓鱼的人最好选择
钓鲤鱼的人个个都是垂钓高手,装备精良,不然会弄得杆断鱼跑,“人财两空”。我们每次钓鱼归来时都能看到那些高手都能钓上几条五斤以上的,大家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因钓鱼的人都不喜欢吃鱼,主要是那种意外收获太感动人了,使人终生难忘。我是个急性子又特别耐不住寂寞,在野外钓鱼的生涯中,只钓过三条三斤左右的鲤鱼。其他的都是一斤左右。
有一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那是96年的夏天,我们到和田的策勒县的一个叫来苏的水库的地方去钓鱼。那天我运气好,在我的窝子里,我已经钓了四条二斤多的鲤鱼,在我不远处,
这件事把我心痛了好几年,真是《死了的娃儿乖,跑了的鱼儿大。》
在新疆钓鱼那几年里,虽说快乐无比,但是太苦啦,有时一天一夜根本睡不好觉。没有好好的吃上一顿饭,一天下来都变成黑人了,地区范围内每年都要淹死几个人。又经常出车祸,有些民族极端份子又袭击单个汉族钓鱼者,所有我们每次出去钓鱼,你都把心悬在喉咙里,有时你晚上要守到两三点钟才睡,同事经常说,只要听到自行车的声音才能见到你脸上的笑容。现在你走了,你也不为我耽心了,我也没有人心痛了,唉!说什么呢?那时的真情没有好好的珍惜,现在是多少么的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