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容妈妈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80417255
本馆由[ 碧容妈妈 ]创建于2011年07月14日

碧容妈妈日记:过年啦!(六)(四川农村风俗)

发布时间:2016-03-04 21:14:30      发布人: 碧容妈妈

陈碧容:过年了,我们聊聊过去我所经历过往事。

这是1959年的春节:

1958年的七、八月,在没有仍何征兆的清况下突然宣传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过去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改成生产小队,,由几个小队组成生产大队,过去的乡政府改成人民公社,各个公社成立那天可热闹了,县上、区委派出领导干部来祝贺,各公社之间互相祝贺,各个大队以支部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走前面,后面是由年青团员组成的秧歌队,统一着装,脸擦得红红的,腰间系着红色布条,每个人面前还挂着一个小鼓,进入主会场前都要跳上几段舞,紧根后面是民兵,个个英姿飒爽,最后是各个小队的队员,依顺序进入主会场,按规定是男女老幼必须参加,成立人民公社,这是天大的喜事。

成立人民公社后一切是军事化管理,社员出工必须要到集中点统一安排工作,然后由小组长统一带队,喊着:一、二、三的口号进入田间,或者唱着“人民公社就是好”或者唱着“社员都是向阳花”的歌曲进入田间,

九月一日,公共食堂正式成立,这次要求特别严厉,凡是不愿参加公共食堂者以破坏“公共食堂”或者破坏人民公社论处。先是志愿交上粮食,食堂开火后挨家挨户清查,粮食全部搜走,炊事用具凡是土陶瓷一律打烂,铁器灶具,如锅、铲子,火钳等一律打烂由生产队统一收缴,当废物卖,派出青年民兵四处巡逻,发现那家有烟火便进屋搜查,

公共食堂的炊事员不是专职的,随便找几个中年妇女就开锅了,煮出的饭菜真的难吃,中年人到没有啥,只是苦了老年人和小孩子,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九月份正是稻谷收获季节,所以天天吃大米饭,十月份后红薯出来了,就天天吃红薯。菜只有一样,另外烧一锅清汤,有些菜不能久煮,如牛皮菜久煮会产生亚硝酸中毒的。就是这样的菜饭开饭时都抢来吃,如果说晚了没有了,只好等到第二天了,当时吃饭都得出了一个经验,第一碗饭不要乘得太满,然后第二碗时乘得满满的,还要加压,因为不可能有第三碗。

几年后,有个年青人向我讲述过发生在1958年公共食堂的一个故事:

十几天的红薯吃伤了,听说那天吃红薯稀饭,大家便早早的来到公共食堂,开饭时大家便开始抢来吃,人挤人,碗碰碗,有些碗打碎了,碗渣就掉在稀饭中。他乘了一大碗,怕没有了,咬就没有咬就吞下去了,谁知,有一个碗渣子卡在咽喉里,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十分难爱,不要说吃饭就连说话都困难,后来到医院才解决了,我还笑他吃慢点嘛,他一本正经给我说,吃慢点,饭没有了,吃不饱还要干活呢。

春节到了,上级干部通知,今年是实行供应制的第一个春节,为了体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为了体现干部对社员的关心,为了社员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每个社员供应付食品三十六个半斤,还容许社员可以在家开火三天。

进入腊月,过不了几天,通知社员到晒坝分物资,我记得第一次是每人分得大米半斤,二次是每户分得清油半斤,以后就是每户分得条粉半斤和海带半斤,慢慢的就是猪肉和鸡肉,有些不是每人,有的是每户,或者是每两人或者每三人分半斤,当年还没有海带,有些家庭突然分到海带还是廷高兴的。以后就是青菜半斤。牛皮菜半斤等等,最后,实际上只实现了十六个半斤,期望是高的,热诚可以理解,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太大了。

1959年的春节社员同志们确实还是廷高兴的,总觉得上级干部是关心人们的,说的话是要对现的。上级领不会乱说的,总不会使社员饿肚子的。生产队的粮食吃完了,国家的粮站里多得多,到时,天天吃大米饭不是更好吗?

谁知,春节后的第三天,公共食堂已无米下锅,已停办,国家也无米分配,闻名历史三年大饥荒拉开了序幕。

 

                                             201632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