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父亲张继纶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80262404
本馆由[ 飞速发展 ]创建于2012年03月19日

张震的神秘决定?

发布时间:2012-03-19 22:56:09      发布人: jackson

  1933年8月,张震的父亲张爻山在贫病交加中辞世。当时张震正在中央苏区参加反“围剿”作战,张爻山被国民党称之为“匪属”,因而被草草安葬。1961年11月,母亲吴命媛患水肿病逝世。由于工作太忙,张震未能回家奔丧,他给表兄吴诞生写信说:“母亲身故,心中很悲痛,但因工作不能分身,只能尽忠报国,难以尽孝,请代为安葬。”并寄回安葬费。丧事办得很简单,坟墓也做得很简单。

  1992年秋,张震将军的老同学郑楷蔚和长寿区委书记郑德武去看那坟地,只见荒草凄凄,残碑断碣,有几座祖坟还被夷为平地。他们商议,由区里拨出一笔经费好好修整。并说:“李元簇(台湾国民党“副总统”)父母的坟修得多么壮观,我们中央首长的祖宗坟墓也应修得像个样子。”于是他们拟了一个计划,画了几个图样,寄给张震将军,将区乡的打算一并致函张震将军。不久,即收到张震将军的亲笔复函。信中说“谢谢各位对我家祖坟的关注。对11月4日来函,特明确如下:(一)不同意公家出钱修坟,不要占乡亲们一分地。(二)不同意另立墓碑。我已寄回1000元给吴诞生表兄,由他负责把碑照原样将字刻清即行。(三)已种菜的就种好了,这样对乡亲们还有点贡献。不要死人和活人争地,如果乡亲们要在坟地上种菜,就将我父母深埋,上面种菜。(四)我是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要与李元簇去比,他是国民党,他有钱修祖坟,这是他的事,我们不能学。我们应该保持艰苦创业的革命本质,不要讲排场,不能因私事动用公款。那种旧社会的‘光宗耀祖’是最低级的,最不光荣的,受到人民唾骂的。”

  读着这封信,区乡领导和郑楷蔚老人为老将军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大公无私精神所深深感动。他们只好改变原计划,一一按老将军的要求做了。实地察看后,张海阳当即向父亲汇报,父亲听后放心了。

-
  2005年5月2日至3日,时任北京军区副政委的张海阳中将,随父母亲和家人专程到平江起义旧址瞻仰彭德怀元帅铜像,参观平江起义陈列馆,缅怀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他们还视察了新建的平江烈士公园,并到父亲母校维夏中学察看。此前,按照父亲的意愿,张海阳和兄弟妹妹一道为维夏中学捐建图书馆、捐赠电脑和数百本图书。还帮助捐建了新江中心小学,捐款修建长寿镇水泥路,捐建平伍公路。为使老区交通更加便捷,张海阳奔走呼号,终使106国道平江段改扩建工程顺利立项,争取到交通部下拨配套资金4260万。他为老区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特别是他从老区特色出发,建议老区大力开发和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把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做大做强。他说,平江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这是丰厚的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是卓越的经久不衰的精神丰碑,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他的倡导下,平江县委、县政府实行“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的战略,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平江已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