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资助的孩子们眼里,何子策是他们的希望老人
乡亲资助完成学业
何子策6岁那年,父亲不幸早逝,生活极端贫困,是乡亲们东挪西凑了24担稻谷供他读书。1949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正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帮助,让何子策有了把“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的想法。1952年,在万年县城区当小学老师的何子策,用7元钱换回了一个面临辍学孩子的求学梦想。何子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一点爱心竟然可以换来他人一生的幸福。
在受资助的孩子们眼里,何子策是他们的希望老人。1989年,青云中学学生戴勤俐有几次都因为家境贫穷而面临辍学,是何老师承担了她的学习费用,才让她得以继续学业,考上大学。她的妹妹戴伶俐2001年考到青云中学上学,又因为家里比较困难,父母不同意她继续求学。何子策老师知道后,把戴伶俐上高中所有的费用承担了下来。在姐妹俩的心中,何子策不仅仅是她们的老师,更是她们的再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