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追忆涞水猝死刑警高振国生前模样(一)
9月7日,在涞水县医院,本报记者带着鲜花看望高振国的妻子,向英雄的家属致敬。由于过度悲痛,目前,高振国的母亲和妻子病倒,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常年因病卧床的老父亲和9岁的儿子对他牺牲一事暂不知情。据悉,高振国的追悼会将于9月9日上午9时在涞水举行。
回忆起高振国生前的琐事,与他日夜奋斗在一线的同事有时会心一笑,有时泪如雨下。
对待工作认真,说到做到
2010年,涞水电视台拍摄警方宣传片,要高振国录同期声,给了他5分钟准备时间。高振国一边飞快写稿,一边默念。录完一遍后,工作人员说“不错,可以了”,高振国却坚持再录一遍,因为“有一句话磕巴了”。
今年8月31日,涞水县公安局政治处的王超碰见高振国,告诉他9月7日要录节目,让他尽快准备相关材料。高振国说:“回去就准备。”当天,高振国就把材料发到了指定邮箱。王超哭着说,9月7日到了,可人却不在了。
有人说他大方,有人说他抠门
涞水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副队长王冬与高振国相识十余年。王冬说,老高烟瘾大,偶尔喝酒。兄弟们太熟悉,一到他办公室就翻箱倒柜,翻到烟和好东西就拿走。
永阳刑侦中队内勤李红然说,队长常带年轻人去改善伙食,有时说好他们请客,结果还是队长掏钱。老高对自己却很吝啬。“他常穿的裤子就两条,一条牛仔裤,一条土黄色的。一双鞋能从春天穿到入冬。”
体贴下属,把饮水机留给队员用
李红然说自己记性不好,高振国买了小黑板挂在墙上,让她把每天要做的事列好。“队长还把他办公室的饮水机挪到大办公室里,方便我们喝水。”整理着高振国的遗物,李红然泪流满面。她说:“我是石家庄栾城人,2号早上我跟他说要回趟家,他说好,以前他总会说一句‘早点回来,队里那么多事。’这次他却没说。我都没能送他。”
每到节假日,高振国都会主动值班,让外地同事回家。蛇年春节的除夕夜和大年初一,高振国都是在刑警队度过的。李金鹏说,“原来他在山区工作时,要是节假日回不来,就接老婆孩子进山。”
为人低调,几乎没留下工作照
高振国去世后,王超想整理一下他生前的工作照,却遍寻不到。在她印象里,高振国不爱“露脸”,开会时坐后排。就连2012年6月底拍摄的刑警队大合影中,也没有高振国。“没办法,他看见镜头能躲就躲,太低调。”每当群众来送锦旗,高振国都会让年轻刑警接待。李红然说:“他把荣誉都让给我们了。”
只身一人追逃犯
一天早上刘涛正在睡觉,突然接到高振国电话:“快到东环路口,我看见偷狗案的嫌疑车了!”刘涛刚开车出了小区,高振国的电话又来了:“你别着急了,人跑了。你来接我吧!”刘涛心里纳闷,他不是开着车呢嘛,为啥还要用人接?
原来,高振国驾车追赶嫌疑车辆,并将其逼停在路边。他一下车才发现对方车上有三个人,都拎着槁柄。高振国转身就跑,被追出二里地,后来发现车钥匙被对方拔走了。刘涛埋怨:“你不带人就追,多危险!”高振国还冲他笑。